[实用新型]把手独轮车无效
申请号: | 01212352.8 | 申请日: | 200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592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陶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东明 |
主分类号: | B62K1/00 | 分类号: | B62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7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独轮车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健身、游戏的独轮车。
独轮车多见于杂技表演中,通常车轮、脚踏、以及传动机构均与自行车相似,只有车座车架高低不同以适应表演需要,另一个特点是可以倒行,即当脚踏向反方向蹬转时,独轮车可以向后行驶。由于独轮车仅有车座、单车架、车轮和脚踏等最基本的结构,其平衡不易掌握,特别是没有手臂放置或握持的位置、把手等,对初学者来说,平衡不易掌握,车座还易于离开身体,对于已会骑行者来说,手臂长时间无处可放,一方面感觉上无着落,另外手臂在做一些动作、表演或长时间下垂后也会很累。现有设置把手的独轮车,有的是在两侧从车轴向上向两侧伸起把手,有的是仿自行车的车架做成V形,一边有车座,一边是把手。这些设计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使原本简单的独轮车结构复杂、体积变大、重量增加、生产不便,成本也明显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有把手,又保持独轮车简洁明快特点的把手独轮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有一个独轮车主体,在独轮车车座前部有一个把手。
把手为环形。
把手的手握部分和与车座固定连接部分之间是活动连接。
在车座上设置一个适当长度或高度、宽度的把手,对独轮车原有结构没有改变,体积重量几乎不变,对于骑行无任何影响,仍保持原来简洁明快的特点,且生产方便,成本增加很小。该把手可以是向车座前方平伸出,也可向前上斜伸出,也可向上伸出,有特殊需要如表演等,也可向下伸出,但通常使用中以向上伸出较好。设为环形使其适应性好,也较美观和宜于生产。手握部分和车座固定连接部分之间为活动连接,这样在使用时可方便地根据需要使把手伸出或不伸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独轮车主体由车座(1)、车架(2)、车轮(3)、脚踏(4)组成,在车座(1)的前部有一个把手(5),把手(5)为环形,把手(5)下端与车座(1)为紧固连接,向上伸出的高度约20cm,左右最宽处约10cm,在接近车座(1)的一段宽度不超过5cm。本例尺寸适用于十岁左右的小孩。手握部分和车座固定连接部分之间如用插接方式连接,即为活动连接,可根据需要插上把手(5)或拔出把手(5),上述两部分之间也可用铰链连接。
把手(5)可以是由车座(1)前端伸出的一个独杆的形式,也可以在独杆的顶端加一短横杆等等,其伸出的长度或高度以手握感觉舒适为宜,其宽度以在手握处宽度适当,在接近车座(1)处宽度不超过车座(1)前部宽度为宜。如有特殊需要如表演等可按需要设置长度或高度、宽度。把手(5)与车座(1)的连接可以焊接,也可以用螺丝等连接,也可以是生产车座时直接设计生产的。为连接牢固,连接部位可以在车座下面。
为突出特点和具有吸引力,把手(5)也可做成动物或卡通式的形象。如果车座(1)为无方向型,则把手(5)可装于车座(1)的任一端。车座(1)后也可加把手,作为他人帮助学骑时的扶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东明,未经陶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2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