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电厂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44185.2 | 申请日: | 200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5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路新瀛;王献新;秦国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06 | 分类号: | C03C10/06;C03B3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电厂 液态 制备 玻璃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厂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方法,属微晶玻璃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又称玻璃陶瓷,是将玻璃经一定的热处理使其结晶而获得的一种多晶材料,其晶相是从均匀玻璃相中通过晶体生长而引入的,玻璃相把大量细微的晶体结合起来。微晶玻璃板材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磨、色泽均匀、不吸水、不易断裂、抗冲击、质感良好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等领域。正因为可以把大量的废渣利用起来,微晶玻璃的科研、试制、生产具有越来越大的发展前景,矿渣微晶玻璃被称为跨世纪的新材料,微晶玻璃被列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治理的战略发展重点,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
目前废渣微晶玻璃制备选用的主要矿渣为钨矿尾矿、铝厂赤泥、液态铜铁渣、粉煤灰、高岭土尾矿、石棉尾矿、高炉矿渣、锑炉渣、钢矿渣。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80671A所公开的方法。在制造矿渣微晶玻璃时,都是根据选定组份配制原料,加入部分添加剂,再熔制成玻璃液并进行水淬,然后进行成型及热处理,能源消耗大,投资成本高。在其矿渣微晶玻璃制造过程中,矿渣掺加量大多在50-60%范围。到目前为止,没有直接采用电厂液态渣进行一次性生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电厂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方法,使液态渣一次性制作微晶玻璃,提高电厂液态渣掺加量,节约熔化玻璃液所需的窑炉设备及能源消耗,降低投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利用电厂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此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电厂水淬液态渣进行水洗、干燥;
(2)将上述干燥好的渣料进行粉碎,其比表面积为0.1-0.35m2/g;
(3)将上述细粉料在压力为50-100MPa的条件下进行成型;
(4)将成型物进行微晶化处理,升温、降温速度为2-4℃/min,成核温度为900-990℃,
保温2-3小时,晶化温度为900-1100℃,保温2-3小时;
(5)对微晶化处理后的坯体进行切割、研磨、抛光即为本发明的微晶玻璃制品。
利用电厂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可以直接采用熔融液态渣,其工艺方法依此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厂排出的熔融液态渣在保温设备中保温、澄清,熔融液态渣的粘度为103-108泊。
(2)将上述熔融液态渣用压延机进行压延成型;
(3)将成型物进行微晶化处理,升温、降温速度为2-4℃/min,成核温度为900℃-1000℃,
保温2-3小时,晶化温度为1200℃-1300℃,保温2-3小时;
(4)对微晶化处理后的坯体进行切割、研磨、抛光即为本发明的微晶玻璃制品。
为实现微晶玻璃产品色彩的要求,可将着色剂加入到保温设备中的熔融液态渣中。
使用证明:它可达到预期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材料为吉林某电厂水淬液态渣,其SiO2、Al2O3、CaO含量为90%。首先将水淬液态渣进行水洗、干燥;将干燥好的料用球磨机进行粉碎,其比表面积为0.2m2/g;将配好的料在压力为1OOMPa的条件下进行成型;利用晶化炉对成型物体进行微晶化处理,升温、降温速度为4℃/min,成核温度为990℃,保温2小时,晶化温度为1100℃,保温2小时;微晶化处理后的坯体即为本发明的微晶玻璃。
实施例2:
原材料为吉林某电厂水淬液态渣,其SiO2、Al2O3、CaO含量为90%。首先将水淬液态渣进行水洗、干燥;将干燥好的料用球磨机进行粉碎,其比表面积为0.2m2/g;将配好的料在压力为75MPa的条件下进行成型;利用晶化炉对成型物体进行微晶化处理,升温、降温速度为4℃/min,成核温度为990℃,保温2小时,晶化温度为1000℃,保温2小时;微晶化处理后的坯体即为本发明的微晶玻璃。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44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