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及其组建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01105685.1 | 申请日: | 200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3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闻玉梅;林旭;袁正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0 | 分类号: | C12N9/00;C12N7/01;C12N15/52;A61P1/16;C12Q1/70 |
代理公司: | 上海医科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肝病毒 基因组 多聚酶 嵌合体 及其 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包括但不限于乙肝病毒P基因中逆转录酶(RT/DNA酶)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其编码的第600-691位氨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为包括但不限于P基因中逆转录酶基因片段核苷酸及其编码的第617,652,682位氨基酸。
3、一种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的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乙肝病毒株的全基因组,通过设计引物或内切酶消化,置换其多聚酶基因及该基因中的不同片段,组建重组嵌合体基因组,分析确认置换片段后乙肝病毒的复制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的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肝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取自自然存在的乙肝毒株。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的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置换技术为在毒株间的P基因或其基因片段间的分段置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的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人工设计的基因片段或寡聚脱氧核苷酸进行置换后的功能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在制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药物或制品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多聚酶嵌合体,在制备乙肝病毒诊断试剂、制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56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方法和光学记录介质
- 下一篇: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