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质UK114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00809324.5 | 申请日: | 200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9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A·巴特莱利;A·帕纳莱;P·尼克勒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特希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3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华英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质 uk114 用于 器官移植 排斥 反应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蛋白质UK114用于减少或抑制器官移植的排斥,以及用于维持移植物的容受度的用途。
目前,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有很多可选择的、更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大大改善了器官移植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器官移植作为器官衰竭晚期的永久性解决方法,仍然遭遇到排斥反应这种严重问题。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来控制这种问题,其结果是感染性并发症成为导致移植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另外,免疫抑制治疗永远不可能完全停止,即使是在急性排斥反应被控制之后,还不得不继续无限期地维持治疗,尽管剂量相对较小。
由于对抗存在于供体的细胞膜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细胞介导的或体液免疫反应,可发生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相同种属的遗传性上不同的个体之间)。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移植物在移植后(急性排斥)成天累月地被破坏,其特征在于移植的组织里渐进性地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如果这些细胞察觉到抗原差异,它们将激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会刺激细胞(T细胞)和体液(B细胞)两型免疫反应,引起移植物破坏。这种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类型经常可用强的免疫抑制疗法来治疗。在这种措施下,不大可能发生新的急性排斥反应,因此,同种异体移植物通常可以存活更长的时期。
当受体内存在有移植物上的HLA抗原时,体液抗体在排斥反应上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血管再生成后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会发生移植器官的破坏(超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是发生在移植物存活后期,从几个月到很多年间发生的退化和衰竭的渐进过程。慢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尚不清楚。其组织学图片也与急性排斥反应不同,其特征在于损害主要发生在动脉内皮,内皮广泛增生逐渐导致血管腔闭塞,局部缺血和移植物纤维化。目前,免疫移植治疗来控制器官排斥反应是基于使用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或在病人不能耐受硫唑嘌呤的情况下使用环磷酰胺)和环孢菌素,经常使用这几种药物的联合治疗。
然而,这些药物中的每一个都有许多不希望的副作用,可总结如下:
-皮质类固醇:致糖尿病倾向。增加蛋白质分解代谢、肾上腺皮质萎缩、减少结缔组织对于损伤、肌病、骨质疏松症的反应,对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影响;
-硫唑嘌呤:抑制骨髓、肝炎;
-环磷酰胺:氯哒嗪毒性(nefrotoxicity),肝细胞毒性、顽固性高血压和肿瘤形成。
因此,很显然需要一种另外的预防或减少移植器官或组织的排斥反应的治疗,或可以增加受植者的容受度而不产生上述副作用的任何方法。
现已发现,并且这也是本发明的目的,具有在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大约14kDa分子量和可以用高氯酸从哺乳动物肝脏中提取的、在WO 97/30154和WO 96/02567中公开并称为UK114的蛋白质,能够减少或预防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并维持移植物自身的容受度,而不会引起通常由已知的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副反应。
蛋白质UK114作用于免疫系统,发挥亲多种组织的效应。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不论提取的或重组来源的蛋白质UK114都可以经胃肠外,例如通过肌肉内、静脉内、腹膜内、皮下或舌下途径给药。
优选的剂型是可注射形式的,如溶液或悬液,用于制备可注射溶液或悬液的无菌粉末,或用于舌下含服的诸如片剂等固体形式。
本发明的蛋白质可任选地与其它常规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菌素,也可以与它们的组合联合施用。
给药的剂量依赖于许多因素,例如病人的个人特征(体重等)以及移植的或准备移植的器官或组织的类型而定。然而,UK114的给药剂量一般在0.1到30毫克/公斤/天的范围内变化,给药时间为移植后1到6个月。之后,可以接着维持治疗。
给药方法,如剂量、给药途径、开始和维持治疗的持续时间、可能与已知的免疫抑制药物或化学治疗药物同时或者分开给药的给药方法可以由该领域的临床医生决定。
下列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
实施例
小鼠的胰岛移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特希斯有限公司,未经泽特希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9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