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难溶薄涂层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805960.8 申请日: 2000-04-06
公开(公告)号: CN1346412A 公开(公告)日: 2002-04-24
发明(设计)人: 克里斯蒂安-赫伯特·菲舍尔;汉斯-于尔根·穆福勒;玛尔塔·克里斯蒂娜·勒克斯-施泰纳 申请(专利权)人: 哈恩-迈特纳研究所柏林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26/00 分类号: C23C26/00;H01L21/368;H01L31/18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过晓东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备 难溶薄 涂层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在任意形态的底材上制备不易水溶的薄涂层的方法,特别是制备陶瓷涂层和氧化物涂层,但也包括金属涂层以及硫属化物(chalkogenidische)涂层。

根据德国陶瓷协会的定义(参看B.Their编著的《TechnischeKeramik)),Vulkan出版社,Essen,1988,第2-25页),陶瓷材料是无机的、非金属的、水中难溶的并至少有30%结晶的材料。但也可扩大延伸至玻璃、玻璃陶瓷和无机粘结剂。陶瓷材料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功能陶瓷(Functionskeramik)”和“结构陶瓷(Struktur-keramik)”。结构陶瓷是指以主族元素(Hauptgruppenelement)的氧化物、硅酸盐以及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硅化物(MoSi2)为基础的材料。

按照系统的观点来看,“氧化物陶瓷”可以理解为所有的基本上(>90%)由单相、单组份金属氧化物组成的陶瓷材料。与此相反,“非氧化物陶瓷”是指所有的由硼、碳、氮、硅以及某些条件下还有氧等体系形成的陶瓷材料。氧化物陶瓷材料是由纯的氧化物或氧的化合物形成的多晶材料,它具有较高的纯度,一般没有玻璃相(Glasphase)。除了氧化钙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钛和氧化铍外,还有磁性陶瓷材料、高介电常数材料以及压力陶瓷等。但一般只限于高熔点氧化物。而二氧化硅不视为氧化物陶瓷。在考虑到还有其它的合适的氧化物,但其又不属于陶瓷材料,所以,本发明不仅涉及陶瓷涂层的制备,也涉及氧化物涂层的制备。对于氧化物陶瓷材料,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简单的氧化物和复杂的(komplex)氧化物。例如,粗结构的铬铁矿(Chromit)和细结构的钙铁矿(Perowskit)、铁酸盐(Ferrit)和石榴石。

目前,可以通过溅射或蒸发、借助于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化学浴液沉积(Badabscheidung)或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在表面上制备难溶涂层。从G.K.Bhaumik等人发表于Elsevi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52(1998)第25-31页中“喷雾CVD(spray-CVD)法沉积的氧化锌薄膜的激光退火”的一文中可知,通过喷雾CVD法可在石英底材和硅底材上涂覆多晶的ZnO膜;并可通过激光照射加热,改善所得膜的晶体结构。从S.A.Studenikin等人发表于J.Of Appl.Phys.第83卷第4期(1998.02.15)第2104-11页中“由硝酸锌溶液喷雾热解法制得的未掺杂的ZnO膜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一文中可知,用硝酸锌的水溶液喷雾热解可以制备未掺杂的ZnO膜。这些论文的难点在于弄清热解温度和ZnO膜的结构特点、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加热试验底材,可以得到不同的温度,如在氮气中加热至400℃。

在溅射法中(对于ZnO,请参看K.Yamaya等人发表于Appl.Phys.Lett.第72(2)卷(1998.01.12)第235-37页中“使用helicon波激发的等离子体溅射制备掺杂铝的ZnO薄膜”),金属阴极的原子会被气体放电的撞击离子分离出来(“阴极雾化”)。这种雾化的金属沉淀到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层。在微波场的存在下,利用含氧的等离子体,经分子束取向附生(Molekularstrahlepitaxie),可以得到按c-面蓝宝石结晶的ZnO薄层(参看Y.Chen等人发表于J.Of Appl.Phys.第84(7)卷(1998.10.01)第3912-18页中“在等离子体辅助下ZnO于c-面蓝宝石上的分子束取向附生:生长与表征”一文)。在较低的工艺温度下,也可以直接从水溶液中进行电解沉积,制得高质量的ZnO膜(参看S.Peulon等人在13th Europ.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Conference(1995.10.23-27,法国尼斯)上所发表的“从水溶液中电解沉积制备ZnO膜”一文)。在溶胶-凝胶技术中(参看Y.Ohya等人发表于J.Am.Ceram.Soc.第79(4)卷第825-30页(1996)中的“溶胶法所制得的TiO2膜和ZnO膜的微结构”一文),作为溶胶的胶体溶液与水反应,并抽去溶剂,剩下固体的被吸附过的溶剂残渣,从而形成凝胶,该凝胶沉积于表面,并可进行烘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恩-迈特纳研究所柏林有限公司,未经哈恩-迈特纳研究所柏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5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