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可可组分的药品、饮食品和饲料无效
申请号: | 00805082.1 | 申请日: | 200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45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堤晴彦;间藤卓;玉田亲造;井口浩一;龟井优德;佐藤进;桥爪秀一;伊藤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永制果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45/06;A61P31/04;A61P17/02;A61P1/04;A23L1/30;A23K1/16;//A23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可可 组分 药品 饮食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可可组分的具有除去幽门螺杆菌效果、促进创伤治愈效果和降低血中氨浓度效果的药品、饮食品和饲料。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是澳大利亚的Warren和Marshall于1983年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螺旋状细菌,已经报道说该细菌从胃炎患者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分离出的比率很高。
已知该细菌的感染在诱导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同时,并且还起到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因子和延迟治愈因子的作用。许多研究者报道说,除去该菌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通常在1年后的复发率为70-80%)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为0-30%)。
顺便提一下,在日本,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随年龄而增加,在40岁以上的人中显示比率高达约75%。
如上所述,幽门螺杆菌的除菌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在现实中,该除菌方法是根据其优点大小和副作用大小之间的关系而改变的。
首先,1990年悉尼召开的世界消化系统疾病学会中推荐的采用铋、四环素和甲硝哒唑的三剂并用疗法虽然具有除菌率高(除菌率在90%以上)的优点,但是它产生副作用的频率也高,有许多病例不能继续服用。此后,1994年在美国的NIH(国立卫生委员会)的统一见解中发表说,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患者,无论是初发还是复发,用抗菌剂治疗需要在治疗剂中加入酸分泌抑制剂。根据该报道,首先报道了用质子泵抑制剂(下文称PPI)作为酸分泌抑制剂和抗菌药一剂并用副作用较少,是有效的。然而,该方法的除菌率不一定高,而且不能说是足够的,因此尝试改变各种类型的抗菌剂。
最近报道了再追加入另一种抗菌剂,即,PPI与两种抗菌剂合用。然而,目前仍有待评价其效果和副作用。
另外,JP-A-11-1429公开了抗幽门螺杆菌剂,它包含至少一种选自薄荷油、留兰香油、各种调味剂组分和各种天然物质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它还在体外实验结果描述了通过乙醇萃取从可可皮或可可豆瓣获得的提取物显示出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作用。
然而,在JP-A-11-1429中,对于用乙醇萃取从可可皮或可可豆瓣获得的提取物只描述了体外的实验结果,其临床效果没有得到确认。而且,在该公报的试验例2中描述说,用苎烯和豆蔻的乙醇提取物对人体进行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出有最高的抗菌效果。由其获得的除菌率数值为35%,虽然不必担心副作用,但是该除菌率太低,因而认为其实用性较低。
如上所述,目前还没有建立对幽门螺杆菌有100%的除菌效果且兼备足够安全性的除菌治疗方法。因此,需要避免复杂的有许多副作用的多剂合用治疗法,且需要建立尽可能简单的且除菌效果高、没有副作用的除菌疗法。
另一方面,表面组织损伤(即,所谓的创伤,如外科的手术切口、消化道溃疡、灼伤、裂伤或皮肤溃疡(如褥疮等))的治疗粗略的分为外科治疗(如溃疡组织的切除,植皮、缝合),和用诸如含有抗生素的软膏等外用剂来进行的保守治疗。
然而,这些原有的创伤治疗只有期待靠生物本身自然恢复力来治愈创伤,因此该恢复需要长时间,且伴随有疼痛等痛苦。
因此,为了不依靠自然治愈而积极直接地促进创伤部分组织修复和再生,已经开发出了刺激或促进细胞分化、增殖过程等的药物,并且开始正在频繁使用。
例如,在保守治疗的局部疗法中,在保护创伤表面、除去坏死组织、防止二次感染等创伤表面净化后,已经采用了具有促进肉芽形成、改善局部循环和促进表皮形成等作用的外用剂。作为这些外用剂,已知的例如有幼牛血液抽提物(solcoseryl)(AppliedPharmacology,22卷,565-579页,1981年)、tocoretinate(orsenone软膏)(AppliedPharmacology,43卷,121-127页,1992年)等。另外,作为内用剂,提议用乳铁蛋白分解产物(JP-A-8-81387)、从肾上腺皮质分泌出的甾体激素二氢表雄酮及其衍生物(JP-A-11-193236)等。
然而,上述药物在治愈效果、安全性、制造成本等方面并不全部令人满意。例如,上述外用剂的治愈效果并不能说很充分,而且,乳铁蛋白的分解产物伴随有乳铁蛋白纯化困难和成本的问题,二氢表雄酮有安全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永制果株式会社,未经森永制果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5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