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先导式脉冲电磁水阀无效
| 申请号: | 00240604.7 | 申请日: | 200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51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 发明(设计)人: | 洪潜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潜卫 |
| 主分类号: | F16K7/17 | 分类号: | F16K7/17;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先导 脉冲 电磁 水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水阀。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低功耗脉冲电磁水阀。
低功耗脉冲电磁水阀一般都为先导式结构,由电磁线圈、轭铁、动铁芯、动芯滑腔、先导阀芯、先导阀座、主阀膜和主阀座构成。此前,在专利号为002277603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本专利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磁耦合双稳态电磁铁”,在普通电磁阀的轭铁上、下方增设两个永磁环,以实现双稳态自保持,进一步降低功耗、减小体积。在先导阀的基本结构中,动铁芯与滑腔侧壁之间的间隙都应尽可能窄,以便减小轭铁与铁芯之间磁耦合的磁阻,提高电磁效率。但是,减小间隙,必然增加动铁芯两端介质相互交换的阻力。这个阻力,对于电保持方式的普通电磁阀是允许的,因为在足够长的通电时间和充足的功率作用下,动铁芯最终总能改变到新状态。但对于磁保持工作的脉冲电磁阀而言,这个阻力却成为这种电磁阀工作不可靠的主要因素。它使动铁芯有时跟不上电脉冲的节拍,阀门打不开或关不住,不能正常工作。通常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脉冲功率或加大动芯与滑腔之间的间隙,而其后者也是以增加脉冲功率为代价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可靠工作在低功耗状态中的先导式脉冲电磁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以放置在管状滑腔内的柱状动铁芯作为阀杆,在其底端固定连接先导阀芯,管状滑腔的外侧壁上,有电磁线圈及轭铁位于其中部、两个极性相反的永磁环分别位于两端;所述管状滑腔顶部封闭,作为上腔室D的顶部端面,管状滑腔的底端由先导阀座及主阀膜封闭,形成下腔室C,其特征是在所述柱状动铁芯上,沿其轴向设有介质通道,该介质通道将上腔室D与下腔室C贯通。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动铁芯上轴向介质通道的设置,当动铁芯上、下运动时,上腔室D与下腔室C内的介质能自由地排出或补进,大大减少了介质进、出的附加阻力,保证了阀门的可靠工作。
2、本实用新型以其动铁芯上轴向介质通道作为介质主通道,故允许动铁芯与其管状滑腔配合更紧密,减小了铁芯与轭铁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少磁耦合的磁阻,提高电磁效率。
3、本实用新型动铁芯上轴向介质通道的设置,减少了铁芯自重,对于阀腔垂直放置的水阀,更有利于降低阀门开启所需的功率。
4、本实用新型功耗低、体积小,特别适于电池供电的感应水阀。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以放置在管状滑腔1内的柱状动铁芯2作为阀杆,在其底端固定连接先导阀芯3,管状滑腔1的外侧壁上,有电磁线圈4及轭铁5位于其中部、两个极性相反的永磁环6、7分别位于两端。管状滑腔1顶部封闭,作为上腔室D的顶部端面,管状滑腔1的底端由先导阀座9及主阀膜10封闭,形成下腔室C。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柱状动铁芯2上,沿其轴向设有介质通道8,该介质通道8将上腔室D与下腔室C贯通。
具体实施中,介质通道8可以是开设在动铁芯2中的内部通孔。
关闭过程:动铁芯2下落,下腔室C中的介质经动铁芯2中的介质通道8向上腔室D中补充,保持压力平衡。当动铁芯2落下时,先导阀芯3首先将先导阀座9的出口关闭,此时,由于先导阀座9的入口与主阀入口A是常通,先导阀腔中的介质压力使主阀膜10下压,主阀出口B与入口A的通道被关闭。
开启过程:动铁芯2上升,上腔室D中的介质经动铁芯2中的介质通道8向下腔室C中排出,保持压力平衡。当动铁芯2带动先导阀芯3提起,先导阀座9的出口首先打开,先导阀腔中的介质压力随之减小。由于主阀入口A中的介质压力,主阀膜10上拱,主阀出口B与主阀入口A连通,阀门被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潜卫,未经洪潜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0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液混和震荡器
- 下一篇:便携式液体温度测量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