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窥视窗的海洋测量仪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8163.5 | 申请日: | 200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盛安;龙小敏;陈俊昌;姚小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G01C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窥视 海洋 测量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工作的测量仪器,特别是自容式的水下测量仪器的结构改进。
海洋测量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目前有几种方法。有的海洋测量仪器可通过信号输出端对仪器进行设置和检测。有的海洋测量仪器由于工作时具有人造磁场,所以仪器不必打开密封外壳,在机壳外就可以测试出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有的本身是发报式的或电缆传输信号的,仪器是否正常,只要观察通讯信号就可判断仪器是否正常。
但不少海洋测量仪器(特别是自容式仪器)在下水测量前,要先拆开水密外壳,对仪器进行检测和设置,当仪器正常并设置好一些参数后就开机,再将其水密外壳装上,上紧螺丝密封后即可等待下水测量。这类仪器通过安装、搬动,在下水前是否仍然正常,始终是操作人员没有把握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窥视窗的海洋测量仪器的新结构,以使仪器操作人员在仪器下水前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和仪器就可判断仪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一种海洋测量仪器,其仪器内带有内部逻辑控制电路,其结构特点是在仪器的外壳上设置一个由窥视窗座和透明窗盖组成的窥视窗,所说的窥视窗座与仪器的外壳之间,以及透明窗盖与窥视窗座之间都是水密的,所述的窥视窗内腔中设置有一开关和一显示装置,开关和显示装置的引线通过窥视窗座的引线孔水密地引入海洋测量仪器壳内,其中显示装置连接在所说的逻辑控制电路的显示输出端,开关作为逻辑控制电路的电源开关连接在仪器的电源与逻辑控制电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窥视窗一般可用透明硬质材料制造,窥视窗内安装开关和显示装置,其它电路安装在密封的仪器壳体中。窥视窗可以加工成一个部件,用螺纹固定在外壳上,再用O形密封圈将其水密。窥视窗也可以直接与外壳形成一体化结构。仪器内部逻辑控制电路根据仪器不同的工作状态按不同的频率和脉冲宽度使显示装置闪亮。仪器操作人员在仪器下水前通过观察“窥视窗”内的显示装置的闪亮情况,来了解仪器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要求是:设置在仪器外壳上的窥视窗底座必须与外壳完全水密;透明窗盖要求能经得住设计水深的水压力,而且要确保窗盖与底座之间的水密性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仪器下水工作前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和仪器就可判断仪器的工作是否正常,特别适合自容式的水下测量仪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窥视窗内电气元件与内部逻辑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3、图4、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窥视窗内电气元件与内部逻辑控制电路的三种实施例连接关系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海洋测量仪器中设置有内部逻辑控制电路,有关电路安装在仪器的外壳8之内,在仪器的外壳上安装一窥视窗1,该窥视窗由窥视窗座2和透明窗盖3组成,窥视窗座2通过螺纹固定在仪器外壳8上,窥视窗座底座与仪器外壳的结合部通过O形圈6形成水密,透明窗盖3与窥视窗座2的结合部之间由O形密封圈7形成水密(如图1所示)。开关4和显示装置5安装在窥视窗内,开关4和显示装置5的引线由窥视窗座上的引线孔水密地(如采用水密封堵材料堵封)引入仪器内,与仪器内的内部逻辑控制电路和电源相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仪器内的内部逻辑控制电路采用包括有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所说显示装置5(采用数码管显示器)连接到单片机的可寻址I/O口,电源通过开关4向单片机供电,单片机将根据仪器的工作状态通过可寻址I/O口使显示装置闪亮(如图3所示)。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电路,仪器内部逻辑控制电路由74LS73触发器构成,触发器的J、K、CK、CLR端分别连接到仪器内部有关的逻辑点或高低电平处,Q端的输出驱动显示装置(采用发光二极管)闪亮。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电路,仪器内部逻辑控制电路由74LS30门电路构成,门电路的输入A、B、C、D、E、F、G、H端分别连接到仪器内部有关的逻辑点或高低电平处,Y端的输出驱动显示装置(采用指示灯)闪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8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球数字移动话音终端
- 下一篇: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