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X射线钻靶机传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08935.1 | 申请日: | 200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9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射线 靶机 传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有关改进的印刷电路板X射线钻靶机传送结构,尤指一种在钻孔过程中完全不需等待,节省操作时间,以增加生产效率的传送结构。
一般的多层印刷电路板在压合过程后,由于尚有成型及钻孔等多段制造过程,而需借由X射线透视找出如图1所示的印刷电路板1上所设的定位销孔11(靶标孔)位置,并进行钻孔工作;而现有的钻靶机传送结构如图2所示,是先将印刷电路板在初定位或中心定位机座21作定位后,使用第一段传送机构22沿第一滑轨23将印刷电路板送到水平A孔位置,再以x射线及图像增强器Ⅱ及电荷耦合器CCD装置找到靶标孔而在钻孔机24中钻孔,再由第二段传送机构25沿第二滑轨26将印刷电路板传送至B孔位置,作重复的图像找寻、计算及钻孔工作,待B孔完成后由该第二段传送机构25将印刷电路板送至收板机27。
前述的整个钻孔过程中,当B孔钻完后送至收板机27时,前段待处理水平A孔的印刷电路板需稍作等待,而必需等到第二段传送机构25回到B孔位置方可继续作业,不但耗工费时,且缺乏作业效率使产能无法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印刷电路板X射线钻靶机传送结构,主要是使该第二段滑轨由钻孔机突伸适当的长度,并在该第二段滑轨的内侧,以一连接件铰接第三段滑轨至收板机,使印刷电路板在完成钻孔作业后,借由该第三段传送机构送至收板机,使印刷电路板的传送过程中A孔与B孔之间的传输由第二段传送机构负责,而B孔到收板机之间则是使用第三段的传送机构,完全不需等待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是包含送板机、初定位或中心定位机座、第一传送机构、钻孔机、第二传送机构及收板机,借由第一传送机构将印刷电路板由初定位或中心定位机座定位后送至钻孔机作A孔的钻孔,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送机构的滑轨是由钻孔机向外突伸一适当的长度,并在该第二段滑轨的内侧设有一连接件,由该连接件铰接第三段滑轨至收板机,在滑轨设有第三传送机构,使该第二传送机构负责印刷电路板的A孔至B孔的传送,并由第三传送机构将印刷电路板送至收板机,使制造过程中印刷电路板完全不需等待,以提升作业效率。
在其中,各传送机构分别设有交错排列的真空吸嘴,防止各段传送机构在相互重叠衔接印刷电路板时产生干涉与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钻靶机的传送机构设有第三段传送机构,使印刷电路板的钻孔过程中完全不需等待,增加产量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及特点,将配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印刷电路板的定位销孔示意图。
图2是传统传送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收板机20、初定位或中心定位机座20、沿第一滑轨23滑行的第一传送机构22、钻孔机24、沿第二滑轨26滑行的第二传送机构25,以及收板机27,其中,该第二滑轨26是在钻孔机24突伸适当长度后,在该第二滑轨26的内侧设有一连接件271,由该连接件271铰接第三段滑轨28,在滑轨28设有第三段传送机构29;
前述的传送机构在组合后为三段式,其中的第一段如同传统结构,仍为将印刷电路板由初定位或中心定位机座21送至A孔工作位置,而第二段传送机构25则仅负责A孔至B孔的传送,并由第三段传送机构29传送至收板机27,整个过程中,印刷电路板完全没有等待时间,而能在第一时间被传送出去,以提高作业效率,前述的各段传送机构分别设有交错排列的真空吸嘴,使各传送机构在相互重叠衔接印刷电路板时,防止产生干涉与抵触的情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8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环绕声播放效果的有源耳机
- 下一篇:总线式结构的数字化轨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