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6305.0 | 申请日: | 200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336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顾红霞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键盘 讯号 接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借由讯号接收装置本体上设有一可将讯号波折射进入讯号接收器接收的折射罩,以提供一不受讯号波发射角度限制的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
无线键盘技术随着使用者应用便利性考虑,自有线无线键盘的限定使用范围提高至无线键盘的遥控区域,且电脑技术层次提高,除基本运算逻辑外,更以结合居家电器用品为主要趋势,尤以搭配基本光源开关为创新之举。
由于现有无线键盘所搭配使用的讯号接收装置,其接收端是局限于单一平面,有效接收范围受制于0°~90°之间,同样在无线键盘的发射端亦受限于单一平面,其实际交集可接收有效角度将更为降低,当使用者使用无线键盘稍有因走动或其他因素略为偏移时,无线键盘所发射出的讯号波将因角度受限而有接收不良、判断错误的情况发生,使得无线键盘的功能应用受到区域限制,大大降低其预期功效。
再者,由于单一平面设计的接收端,亦使讯号接收构造的外观造型仅能受限于方形体、圆形体等单一设计,对消费者而言,造型呆板枯燥,往往在其上增添额外装饰物以搭配室内设计,然而此举更降低其有效接收角度,即使业界为顺应行销趋势所作的造型变更多样化,亦仅是牺牲若干接收范围而能作的最大努力,因此,如何提高有效接收角度及可变化外观造型以促进行销,便成为现今业界极力研发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讯号接收装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讯号接收构造的本体内装设有一其上印刷讯号处理电路的电路板,并于前述电路板上连接有一讯号接收器,另于本体上相对应上述讯号接收器位置并外露于本体表面处设有一表面呈圆弧状半圆体的折射罩,借由无线键盘的讯号波在不同角度传送至折射罩表面,使讯号波经折射罩折射进入讯号接收器以告知电路板作讯号指令处理,于是构成一不受讯号波发射角度限制的讯号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使本体在有效接收角度不受限制下,将可任意进行如动物或玩偶等较具有装饰效果的外观造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使本体一端开设有一凹槽,于凹槽内配置有一可让本体伫立或调整倾斜角度的支撑元件,可以更好地接收讯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是用以接收无线键盘发射端发射的讯号的讯号接收装置,其中该讯号接收装置的本体内装设有一其上印刷有讯号处理电路的电路板,并于前述电路板上连接有一讯号接收器;另于本体上相对应上述讯号接收器位置并外露于本体表面处设有一折射罩,借由无线键盘的讯号波在不同角度传送至折射罩表面,使讯号波得以折射进入讯号接收器以告知电路板作讯号指令处理,于是构成一不受讯号波发射角度限制的讯号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其中,该折射罩是为一表面呈圆弧状的半圆体或球体或多边体。
前述的无线键盘的讯号装置,其中,该本体一端是开设有一凹槽,于凹槽内配置有一支撑元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借由无线键盘的讯号波在不同角度传送至折射罩表面,使讯号波经折射罩折射进入讯号接收器以告知电路板作讯号指令处理,可以构成一不受讯号波发射角度限制的讯号接收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为图1A-A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讯号波折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线键盘的讯号接收装置,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6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