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防水毯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1205.2 | 申请日: | 200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337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王 |
主分类号: | D06N3/12 | 分类号: | D06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防水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防水毯,特指一种具有透气性及环保的水性防水毯及其制法。
常用的应用于屋顶、地板及球场等的防水工程中,多采用油性防水毯,其是由包含聚氨酯及环氧树脂配合沥青为粘合剂的构造,其主要缺陷在于;
1、被覆面,如地板,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并形成干燥表面,否则不易粘着,增加施工的难度。
2、由于油性防水毯本身不透水,易导致被覆面发霉、潮湿而造成钢筋腐烂及降低使用寿命。
3、由于油性防水毯对紫外线的耐候性较差,易产生老化起泡现象,又有遇热回粘的缺陷.
4、由于油性防水毯的化学有害成分易污染环境及毒害人体,不符合环保要求。
5、必须配合沥青作为粘着剂,易产生剥离起泡的问题。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防水毯及其制法,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易于施工及避免龟裂起泡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性防水毯,其特征在于该水性防水毯为在纤维网的外表面均匀被覆聚酸酯树脂,该聚酸酯树脂与纤维网的重量配比为30-50比50-70;该聚酸酯树脂包括压克力共聚合水性树脂或压克力纯聚合水性树脂;
一种水性防水毯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该制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纤维网:
制造成匹的聚酯棉或特多龙的纤维网作为基材;
(二)、浸泡聚酸酯树脂:
将上述的纤维网充分浸泡于水性的聚酸酯树脂中,该聚酸酯树脂与纤维网的重量配比为30-50比50-70;
(三)、烘干:
将上述充分浸泡过水性聚酸酯树脂的纤维网予以烘干;
(四)、裁切:
待烘干后,依需要裁切成所需的尺寸,制成本发明的水性防水毯。该水性的聚酸酯树脂的成份的重量配比为树脂30-50,石粉40-60,水5-20;
该聚酸酯树脂为固形份为50±1%的苯乙烯-压克力共聚合的水性树脂;该聚酸酯树脂为固形份为60±1%的纯压克力的聚合水性树脂;该纤维网的厚度为0.1-5mm,宽度为100-2000mm。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易于施工及避免龟裂起泡的功效。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参阅图1,本发明的水性防水毯为在纤维网的外表面均匀被覆聚酸酯树脂,该聚酸酯树脂与纤维网的重量配比为30-50比50-70,其具有透气性,易于施工被覆及避免龟裂起泡,以利于使用方便及保证工程质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纤维网:
制造成匹的聚酯棉或特多龙的纤维网作为基材;
(二)、浸泡聚酸酯树脂:
将上述的纤维网充分浸泡于水性的聚酸酯树脂中,该聚酸酯树脂与纤维网的重量配比为30-50比50-70;该聚酸酯树脂为固形份为50±1%的苯乙烯-压克力共聚合的水性树脂,或固形份为60±1%的纯压克力的聚合水性树脂;
(三)、烘干:
将上述充分浸泡过水性聚酸酯树脂的纤维网子以烘干;
(四)、裁切:
待烘干后,依需要裁切成所需的尺寸,制成本发明的水性防水毯。
常用的水性的聚酸酯树脂的配比为树脂40克、石粉50克及水10克。
通常该纤维网的厚度为0.1-5mm,宽度为100-2000mm。该聚酸酯树脂又称为水性压克力,包括压克力共聚合水性树脂或压克力纯聚合水性树脂,其具有耐候性佳、高弹性、透气、不透水及不热回粘等特性。
使用于球场时,先将被覆面清扫干净,再搅拌水泥沙涂覆于被覆面上作为粘着剂,再铺设本发明的水性防水毯,过24小时干固后,即完成防水工程,非常方便。
使用时,该水性防水毯可将多块相互拼组,其接缝处用聚酸酯树脂填补粘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水性防水毯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时,以泥沙为粘着剂,其被覆面不需要干燥,使施工简易和节省时间。
2、由于水泥沙与被覆面的材质相同,故不会发生剥离或起泡的问题。
3、由于水性防水毯本身为不透水,但可透气,故可保持被覆面干燥,但不透水。
4、水性防水毯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不会污染环境。
5、由于水性防水毯对紫外线的耐候性较佳,弹性亦佳,不易产生老化起泡现象,没有遇热回粘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王,未经李文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1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单翼箱型屋面板
- 下一篇:一种铁路行车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