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移动振动式实用快速连铸机无效
申请号: | 00106348.0 | 申请日: | 200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24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连志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1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移动 振动 实用 快速 连铸机 | ||
实用快速连铸机属于连铸技术领域
现有的轮式连铸机,是金属熔液被送入由轮式结晶器槽与薄结晶器带构成的铸型腔中,轮式结晶器槽与结晶器带相对转动,使金属熔液在铸型腔的装载下向前移动并被冷却水冷却成铸坯连续的拉出,其问题是:结晶器带很薄弱机械强度低、易变形,寿命短,对冷却水封闭困难,使得轮式连铸机工作不稳定,易出故障,甚至无法工作。更无法生产大断面铸坯或异形坯。上述问题限制了轮式连铸机的使用与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设计了循环移动振动式实用快速连铸机。以下简称实用快速连铸机。
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转动的轮式结晶器槽或循环移动的铸模槽与往复移动的结晶器模块组对接组合成的铸型腔和由此构成的实用快速连铸机,能使其工作稳定,寿命长,并能生产各种形状规格的快速连铸坯,以便实现连铸连轧连续化生产过程,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成本,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其技术方案是:采用了一种结晶器模块组与轮式结晶器槽或铸模槽组互相组合对接成一段四周侧壁封闭的腔体,使轮式结晶器槽或铸模槽组循环转动移动,并使结晶器模块组往复移动。形成了一段由循环转动的结晶器槽与往复移动的结晶器模块组相互组合对接闭合成的铸型腔。
结晶器模块组可贴合其对接面相对结晶器槽作任意方向的往复滑动移动。
结晶器模块组沿其铸型腔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可连铸包括园坯、异形坯的各种铸坯。
结晶器模块组沿其铸型腔轴线的法线方向往复移动可生产板坯、薄板坯、矩形坯。
结晶器模块组作复合曲线移动可生产特殊工艺需要的铸坯。
结晶器模块的移动振幅,频率及移动轨迹都是可以选定调整改变的。
所以当其振幅或频率为零时,结晶器模块组是静止的。
结晶器模块组是由1至数节单体结晶器模块组成。相邻的两个单体模块的对接处有相匹配的圆柱面的凸凹结构的位置的约束机构,可确保其铸型腔一侧的对接表面既能绕圆柱面小角度的转动又不产生平面错位。
在结晶器模块组的各单体的模块的背面设有能使其模块压向铸坯的压力装置,使结晶器模块表面与铸坯表面紧密压合,提高冷却效率。
连续的向铸型腔中浇注金属熔液。由于结晶器模块组的往复移动使得金属熔液及初生凝壳脱离其铸腔一侧的表面,并在铸模槽的装载下向前移动,被冷却水冷却成铸坯。因铸坯只与往复移动的结晶器模块组一侧有摩擦,摩擦力小且不粘结,按凝固定律:
v-拉坯速度m/mim;t-铸坯壳凝固到δ厚度的时间min;l-铸型腔长度m;δ-铸坯壳厚度mm;k-凝固系数;增加铸型腔的长度可提高拉坯的速度,因铸坯是在铸模槽的装载下移动的,所以其表面质量好。
实用快速连铸机连铸出与连轧机组输入速度同步的具有最小轧制量的近终形状的连铸坯,经均温处理后直送连轧机组实现连铸连轧连续化生产的最佳生产控制过程,可省掉冷坯的二次加热设备、初轧机组、中轧机组的轧钢设备,节约了厂地、人工及繁杂的中间储运环节,极大的节约了机建投资,节约了燃料,电力及钢资源的消耗,使钢水到钢材的生产一次完成,使从钢水到钢材的成材率接近100%,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限度的降低了产品成本,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效益,是钢铁企业改造增效的理想技术与设备。
以下附图是实用快速连铸机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实用快速连铸机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快速连铸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用快速连铸机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以图1-3作以进一步的说明:
轮式结晶器槽1或模块槽1’与结晶器模块组2组合对接成铸型腔4,中间包6中的金属熔液5通过其水口浇注入铸型腔4中,使结晶器模块组2往复移动,金属熔液的初生凝壳与其表面脱离,使轮式结晶器槽转动或使铸模槽循环移动,使金属熔液在结晶器槽的装载下向前移动并被冷却水冷却成铸坯。
结晶器模块组2可以沿着其对接面作任意方向的往复滑动移动,沿着铸型腔的轴线方向作往复移动可连铸包括园坯和异型坯等铸坯品种,沿着铸型腔轴线的法线方向往复移动可连铸板坯,薄板坯等铸坯品种,其往复移动的传动机构可以是凸轮式、曲柄式、液压缸式,其导向装置也是多样的,这里都没有画出。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转速,改变凸轮或曲柄等机构可以调整结晶器模块组的移动幅度和频率。当其幅度或频率为零时,结晶器模块组2是静止的,可以简化机构,能生产小断面的连铸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连志,未经张连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6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