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383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连续处理设备及连续处理方法-CN201110094720.5有效
  • 黄粤宁 - 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2011-04-15 - 2012-10-17 - C12C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处理设备和连续处理方法,具有:存储的缓冲罐;对来自所述缓冲罐的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该加热器与缓冲罐连接;使经过加热器加热后的的每部分以相同的时间停留在内部并进行煮沸的煮沸塔,该煮沸塔与所述加热器连接;在真空状态下对经过所述煮沸塔煮沸后的进行闪蒸的闪蒸罐,该闪蒸罐与所述煮沸塔连接;对经过所述闪蒸罐闪蒸后的中的热凝固物进行分离的澄清槽,该澄清槽与所述闪蒸罐连接;对经过所述澄清澄清后的进行冷却的冷却器,该冷却器与所述澄清槽连接。能够保证制备质量的一致性,并且不仅能达到煮沸效果,保证质量,还可以节能降耗,减少废气排放,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连续处理设备方法
  • [实用新型]连续处理设备-CN201120111188.9有效
  • 黄粤宁 - 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2011-04-15 - 2012-03-28 - C12C7/2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处理设备,具有:存储的缓冲罐;对来自所述缓冲罐的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该加热器与所述缓冲罐连接;使经过所述加热器加热后的的每部分以相同的时间停留在内部并进行煮沸的煮沸塔,该煮沸塔与所述加热器连接;在真空状态下对经过所述煮沸塔煮沸后的进行闪蒸的闪蒸罐,该闪蒸罐与所述煮沸塔连接;对经过所述闪蒸罐闪蒸后的中的热凝固物进行分离的澄清槽,该澄清槽与所述闪蒸罐连接;对经过所述澄清澄清后的进行冷却的冷却器,该冷却器与所述澄清槽连接。能够保证制备质量的一致性,并且不仅能达到煮沸效果,保证质量,还可以节能降耗,减少废气排放,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连续处理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轻柔煮沸设备-CN201220187203.2有效
  • 张宇锋;李惠萍;梁敬坤;陈华 -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4-27 - 2013-03-13 - C12C7/2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新型糖化设备和能够降低能耗和热负荷的煮沸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轻柔煮沸设备,其结构包括:煮沸锅;连接在上述煮沸锅出口管路上的回旋澄清罐;连接在上述回旋澄清罐出口管路上的真空蒸发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降低煮沸的蒸汽使用量来降低能耗和热负荷,煮沸阶段蒸发率小于2%,比传统煮沸工艺能耗降低65%以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啤酒质量。
  • 一种轻柔煮沸设备
  • [发明专利]澄清化甘蔗和含有多酚的组合物-CN201880090379.6在审
  • 中条幸博;高桥敏雄 - 泰宝美客株式会社
  • 2018-11-30 - 2020-11-13 - C12N1/00
  • 本发明涉及澄清化甘蔗的制造方法、澄清化甘蔗澄清化甘蔗的利用。本发明还涉及含有多酚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含有多酚的组合物的利用。本发明的澄清化甘蔗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1)在甘蔗中添加提取液,所述提取液为豆类提取液、类提取液或豆类提取液和类提取液这两者;(2)得到工序(1)的反应液的上清液。此外,本发明中含有多酚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1)在甘蔗中添加提取液,所述提取液为豆类提取液、类提取液或豆类提取液和类提取液这两者;(2)从工序(1)的反应液中除去上清液。
  • 澄清甘蔗汁含有组合
  • [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浓的制备方法-CN201310511777.X有效
  • 赵海锋;雷宏杰;赵谋明;崔春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3-10-25 - 2014-02-05 - C12C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糖化过程的不同升温阶段,依次添加复合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混合物、风味蛋白酶,糖化结束后进行过滤,澄清添加质量比为0.1%的酒花颗粒,煮沸结束后回旋沉淀,澄清中添加高麦芽糖浆定型至20ºP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糖化工艺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超高浓5%以上的浸出物和50%以上的氨基酸含量,发酵后啤酒具有较高的发酵度、乙醇产量及风味物质含量,从而大大缩短了超高浓酿造周期,提高了超高浓酿造啤酒质量
  • 一种超高浓麦汁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精酿啤酒一体型糖化装置-CN201921446908.X有效
  • 温禄腾;温智仲 - 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
  • 2019-09-03 - 2020-07-03 - C12C7/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糖化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精酿啤酒一体型糖化装置,包括糖化罐,所述糖化罐包括糖化罐主体和糖化罐顶盖,所述糖化罐主体由不锈钢分隔板上下间隔成糟层和加热层,所述糟层下端与加热层通过第一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糟层通过第二循环管道实现自循环,所述加热层下端与糟层上端通过第三循环管道连通,所述加热层内完全糖化的经卫生泵泵入至排料管道,所述排料管道流经水冷式热交换器对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麦芽在循环管道微搅拌状态下物料温度更均衡,糖化更充分,收率高,澄清度高;高温糖化后的利用负反馈冷却系统降温,色度适宜品质高;风味容易调整,操作简便,适合多元化精酿发展需求
  • 一种啤酒体型糖化装置
  • [发明专利]茉莉花茶精酿啤酒的制备工艺-CN202210366061.4在审
  • 许勇泉;陈德权;邹纯;尹军峰;高颖;傅燕青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2022-04-08 - 2022-07-12 - C12C5/02
  • 本发明涉及茉莉花茶精酿啤酒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麦芽的粉碎、的糖化、过滤、煮沸、旋沉、冷却、主发酵、二次发酵、罐装和茉莉花茶粉的制备工序,其中,煮沸结束前20min,投入茉莉花茶粉,以制造带有丰富茉莉花茶滋味和香气的,经旋沉和冷却后,进入主发酵、二次发酵和澄清工序。本发明方法简单,通过高温煮沸阶段添加茉莉花茶粉,减少酒花投入量,且采用“一罐法”进行主发酵、二次发酵和自然澄清,减少了二次倒罐、巴氏杀菌和过滤工序。通过该技术酿造出的茉莉花茶啤酒,口感协调,茉莉花茶的滋味和香气浓郁,啤酒的泡沫呈白色且丰富、细腻、持久、色泽和澄清度优良,并且还提高了啤酒的抗氧化性。
  • 茉莉花茶啤酒制备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红酒风味小麦啤酒的生产工艺及其发酵设备-CN202010387454.4在审
  • 邹达 - 邹达
  • 2020-05-09 - 2020-09-04 - C12C12/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酒风味小麦啤酒的生产工艺及其发酵设备,制备,将经过步骤E过滤完成的进行煮沸,煮沸时添加0.05‑1份酒花,煮沸后添加5‑8份葡萄浓缩、1‑3份乳糖、3‑6份白砂糖进行混合,经混合溶解后,将进行静置澄清并冷却。本发明在小麦啤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制备所用原料搭配进行条调整,在内部使用葡萄,使制备好的经酵母发酵后,具备红酒所特有的葡萄想起和口感;在常规洗唛啤酒酿造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添加葡萄进行发酵
  • 一种红酒风味小麦啤酒生产工艺及其发酵设备
  • [实用新型]新型旋沉槽-CN201620347866.4有效
  • 宫化印;杨春江;孙登明;徐亮 - 山东隆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2016-04-25 - 2016-12-28 - C12C13/00
  • 、下口与内胆筒体连通,所述人孔位于旋沉槽的上部,切线进口与进口中心线相垂直,所述出口位于倒锥底的外边缘,其特征是,所述挡圈筒直立固定于倒锥底上;新型旋沉槽倒锥底上设置挡圈筒,便于热凝固物凝聚、收集,使更加澄清浊度降低,固体颗粒含量减少,减少入换热器前的排掉量,有利于的冷却和酵母的发酵。
  • 新型旋沉槽
  • [发明专利]一种营养啤酒的制备方法-CN201410009113.8有效
  • 田忠勇;于希萌 - 青岛万里江食品有限公司
  • 2014-01-09 - 2014-04-09 - C12C5/00
  • 本发明属于啤酒酿造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营养啤酒的制备方法,先干净的山药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柠檬酸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中浸泡后冲洗,再在沸水中蒸煮经冷却后加水进行研磨成浆料;然后调节山药浆料的pH值并进行液化和糖化,过滤得澄清山药;然后将土豆去皮清洗、蒸煮、冷却后进行研磨得土豆浆料后进行液化和糖化,过滤得到澄清土豆汁;再将麦芽加水粉碎并进行醪液糊化和糖化后加入啤酒花加热煮沸,澄清冷却后加入啤酒酵母接种进行发酵得;最后将山药和土豆汁一并添加到中进行后发酵后降温贮存,过滤澄清制得营养啤酒;其工艺路线成熟,加工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备的营养啤酒营养丰富,酒香纯正,清爽可口。
  • 一种营养啤酒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