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190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桂花茶的窨制工艺-CN201410025407.X在审
  • 张平 - 福建武夷顶上茶业有限公司
  • 2014-01-20 - 2014-06-25 - A23F3/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花茶的窨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备和鲜花、2)复火后冷却、3)窨花、4)提花,所述步骤3)的过程为:茶花堆窨、通花散热、收堆续窨、起花、复烘干燥、筛除花渣,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为红茶、鲜花为丹桂花,所述步骤2)中的复火为将烘至含水为5%~7%、冷却为自然冷却至26℃~30℃,所述步骤3)包括:①首次窨花:在窨花吸香同时吸收鲜花中的水分,当含水增加到12%~18%时即进行起花并复烘干燥,复烘温度为110℃、直至含水达到6%以下时即可;②二次窨花:与首次窨花的区别仅在于复烘温度为12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窨制出具有良好口感的品。
  • 桂花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松茸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CN201611154046.4在审
  • 冯小群 - 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鹿井茶厂
  • 2016-12-14 - 2017-05-31 - A23F3/34
  • 具体步骤为1)原料处理处理‑毛茶经过精制得到,干燥使其含水为6~7wt%;松茸处理清洁松茸,将其切片;2)窨制将松茸与经过至少两次的拼合、堆窨、分离、烘焙处理,然后将烘焙后的和松茸匀堆,最后复火得本发明的松茸茉莉花茶;其中与松茸的重量配比为100150‑220;堆窨处理中,堆窨温度为30℃‑50℃,堆窨时间为10‑14小时;烘焙处理中,将堆窨后的烘焙至含水为7~9wt%,松茸烘焙至含水
  • 一种茉莉花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松茸绿茶的制备方法-CN201210494959.6有效
  • 彭庆生;石国林 - 四川九寨茶业有限公司
  • 2012-11-28 - 2013-02-13 - A23F3/14
  • 松茸绿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原料处理:处理-绿毛茶经过精制得到,干燥使其含水为6~7wt%;松茸处理:清洁松茸,将其切片;2)窨制:将松茸与经过至少两次的拼合、堆窨、分离、烘焙处理,然后将烘焙后的和松茸匀堆,最后复火得本发明的松茸绿茶;其中:与松茸的重量配比为100:150-220;堆窨处理中,堆窨温度为30℃-50℃,堆窨时间为10-14小时;烘焙处理中,将堆窨后的烘焙至含水为7~9wt%,松茸烘焙至含水为6.5~7.5wt%;复火处理中,复火温度为40℃-55℃,复火时间为15-25分钟。
  • 绿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快速锁香冷却方法-CN202210267114.7在审
  • 周焕洪;黄山珍 - 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
  • 2022-03-18 - 2022-06-03 - A23F3/06
  • 本发明属于茶叶锁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快速锁香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对茶叶进行加热干燥,使茶叶含水低于10%,然后冷却;(2)将冷却后的与茉莉花分层铺垫,在温度30‑40℃下窨花10‑15h,然后将与茉莉花分离,并对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70‑90℃;(3)将烘干后的放入冷却室内的摊凉槽内,集中进行快速冷却至常温;(4)重复多次步骤(2)和步骤(3)多次,干燥茶叶至含水低于5%,然后再冷却包装。
  • 一种茶叶快速冷却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老鹰饼的制作方法-CN202310890870.X在审
  • 袁林颖;杨娟;陈善敏;王杰;邬秀宏;罗红玉;常睿;王奕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2023-07-19 - 2023-10-17 - A23F3/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鹰饼的制作方法,包括:取老鹰鲜叶于竹篾或摊晾槽上摊放2‑6h,然后将滚筒杀青机加热至进口温度为110‑120℃,随即将茶叶趁热揉捻至成条率≥95%,然后将揉捻后的茶叶初干至含水25‑30%,再日晒至含水为9‑11%,最后烘干至含水≤8%,称重蒸后将用模具压制定型,冷却后干燥至含水≤8%。本发明制得的老鹰饼外观呈圆饼状,表面平整,松紧适中、均匀,具有老鹰固有的浓郁樟香味,不含任何的添加剂、色素等成分,滋味甜醇爽口且耐泡、冲泡汤色红亮通透,熬煮汤色褐红透亮,具有清热解渴、消食解胀、消除油腻等功效,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适用于对老鹰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 一种老鹰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CN201310327028.1有效
  • 陈孙友 - 福建省浦城康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2013-07-31 - 2013-12-04 - A23F3/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桂花红茶的生产方法,包括窨花、通花、烘焙、起花和再烘焙步骤,所述窨花步骤中,与桂花的重量配比为∶桂花=3.5∶1~5∶1;所述烘焙步骤,是指将通花后的堆在90~100℃的环境下烘干至含水等于或小于7wt%;所述再烘焙步骤,是指将起花后得到的在70~80℃的环境下烘干至含水等于或小于5wt%。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制得的产品不但具备浓郁的花香和香,而且香味留存时间相比现有产品提高了2倍以上,同时茶叶的品质和成品率也得到了保证。
  • 一种桂花红茶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茉莉花茶加工新工艺-CN201010296364.0有效
  • 阚能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2010-09-29 - 2011-02-23 - A23F3/34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茉莉花茶加工新工艺,其包括备料、处理、茶花拼合、通花、干燥、起花、提花步骤,其特征在于,茶花拼合前含水控制在8-12(重量)%范围内,干燥过程中是将通花后的与茉莉花的混合物一起干燥,所述干燥过程是首先将和茉莉鲜花的混合物放入瓶式炒机中,再以3-5℃/min的速度升温到95-100℃,保温约8-10分钟,之后逐渐降温至70℃,保温干燥,直至含水为7-8(重量)%。
  • 一种茉莉花茶加工新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玫瑰花茶的制备方法-CN202010376869.1在审
  • 陈守江;王彬;昌鲁 - 南京晓庄学院;山东华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5-07 - 2020-08-11 - A23F3/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玫瑰花茶的制备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采摘红茶鲜叶后,依次经过萎凋、捻揉、发酵工序,得到红茶半成品,烘焙至含水降为30‑40%,然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置于密闭的窨制间,采用玫瑰精油液超声雾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玫瑰花苞采收后置于养护室中,保持室内20‑25℃温度,经常通风换气,待大多数玫瑰花接近盛开时结束养护,将与玫瑰花混合后窨制,保持堆温30‑35℃,窨制期间经常通风换气,窨制结束后得到湿,依次进行真空微波干燥和烘焙,使含水为7%以下,得到玫瑰花茶产品。
  • 一种玫瑰花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细的制备方法-CN201210143866.9无效
  • 翁荣彬 -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 2012-05-10 - 2012-08-08 - A23F3/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的制备方法,它的操作步骤是:将原料黑茶茶适当回水,总加水量控制在使茶叶含水达到18-20%,然后通过耙、翻拌使茶叶充分、均匀吸水后,再送入炒锅进行炒制,炒锅温度控制在95-110℃,将茶叶炒至色变灰黑、条索圆紧、香显露,并且茶叶含水达到≤8.5%即可。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细产品不但具有黑外形色泽黑褐光润、耐冲泡、叶底红褐色、汤色红浓似琥珀、醇和甘爽、滑润可口的品质特点,而且又具有红、浓、陈、醇、香的品质特征。
  • 一种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柑橘花茶的生产方法-CN202110841645.8有效
  • 李贵节;王珺;翟雨淋;田东阳 - 西南大学
  • 2021-07-26 - 2022-07-15 - A23F3/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花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花;S2、柑橘花纯露提取;S3、处理;S4、窨;S5、制花:a、将步骤S1采摘的部分鲜花冷冻干燥,控制含水在5‑6%;b、将步骤S2制得的纯露通过包埋物包埋在冷冻干燥后的柑橘花上;c、将包埋后的柑橘花烘至含水在5‑6%之间;S6、封装:将步骤S5制得的柑橘花与步骤S4窨制的按比例封装。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通过将柑橘花制成纯露,包埋浸渍纯露后的柑橘花,并将包埋后的柑橘花添加至窨制后的中,可有效延长柑橘花茶的泡次。且将柑橘花制成纯露,通过压力釜来窨制,可打破柑橘花的花期季节限制,同时可缩短柑橘花茶制备整体时间,较现有加工工艺可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 一种柑橘花茶生产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