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63952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服务电源线缆装置以及方法-CN201810011887.2有效
  • 李德恒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1-05 - 2020-03-06 - H05K7/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电源线缆装置以及方法,装置C内部设有电源铜箔焊区位和地铜板焊区位;与电源铜箔焊区位位置相对应的装置C正面设有电源铜箔焊镂空区域;与地铜板焊区位位置相对应的装置C正面设有地铜板焊镂空区域;服务电源线缆装置可以避免线缆带来的寄生电感,减小寄生电感的影响,减小用电设备GPU的电压波动。装置可嵌套在电源线缆上,并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焊接不同类型的电容,从而减小线缆寄生电感影响,提高GPU电源稳定性。
  • 一种服务器电源线缆装置以及方法
  • [发明专利]接触焊下方的MIM电容器-CN201010122892.4有效
  • 谢豪泰;谢祯辉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2-26 - 2010-09-29 - H01L27/02
  • 本发明公开了接触焊下方的MIM电容器和集成电路结构,该集成电路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外部接触焊,在其下直接形成诸如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电容器的电容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器形成在第一金属化层之下,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容器形成在最上面的金属层间电介质层中。电容器的下极板电耦合至Vdd和Vss中的一个,而去电容器的上极板电耦合至另一个。电容器可包括形成在外部接触焊下面的电容器阵列,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电容器。一个或多个虚拟电容器为MIM电容器,其中,上极板和下极板中的至少一个不电耦合至外部接触焊
  • 接触下方mim电容器
  • [实用新型]无线通信模块-CN202022173528.2有效
  • 冯亚东;马洪刚 -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2020-09-28 - 2021-03-26 - H05K1/1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电路板、通信处理芯片、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两个预埋焊;每个预埋焊设于电路板的两个最外层的外表面之间;一个预埋焊与通信处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电连接,其余一个预埋焊与通信处理芯片的接地管脚电连接;每个电容的两端分别与一个预埋焊焊接;每个电容的两端焊接的两个预埋焊之间分别形成有一个禁空区域舱;电路板提供该模块的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电容减少通信处理芯片的电源噪声并为该芯片提供能量;预埋焊焊接去电容。本实用新型增加电容以解决一部份电源阻抗高的问题,满足产品的PDN性能,缩小模块的面积,减小体积,减少电路板的层数,降低成本。
  • 无线通信模块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中孔优化电源分配网络阻抗的PCB结构-CN202021041296.9有效
  • 姜杰;吴均 - 深圳市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6-09 - 2021-01-08 - H05K1/1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中孔优化电源分配网络阻抗的PCB结构,包括BGA芯片、电路板和电容,所述BGA芯片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表层,所述电容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的电源管脚、地管脚分别与所述BGA芯片的电源管脚、地管脚对齐,且所述电源管脚的焊之间、所述地管脚的焊之间均通过中孔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中孔工艺,减去了扇出走线,减少了电容的安装电感,增加了电容的谐振频率,提高电容滤波效果,从而降低了电源分配网络的阻抗值,使其小于目标阻抗,达到优化的效果,避免了大量的调整、仿真,提高了效率
  • 一种基于盘中孔优化电源分配网络阻抗pcb结构
  • [发明专利]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及方法-CN200910078369.3有效
  • 杨立军;王树光;富庆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09-02-26 - 2009-07-22 - F24H7/02
  • 该装置包含燃气室、空气室、启动吹扫风机、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压力表或真空表,不凝气排气装置,刚性连接件,管,锅壳和排烟管。其中,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是由空气单向阀、燃气单向阀、燃气喷嘴、燃烧室、尾管和排气室组成。该方法是:燃烧室和烟管采用气流脉动的换热方式,消除室壁和烟管壁内的烟气流附面层,提高烟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减少换热面积;间接传热介质(水)和被加热流体管之间的换热通过管机械振动形成稳定的珠状凝结换热方式,提高间接传热介质(水)和被加热流体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减少换热面积。
  • 间接介质加热炉强化装置方法
  • [实用新型]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CN200920105581.X无效
  • 杨立军;王树光;富庆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09-02-26 - 2010-05-12 - F24H7/02
  • 该装置包含燃气室、空气室、启动吹扫风机、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压力表或真空表、不凝气排气装置、刚性连接件、管、锅壳和排烟管。其中,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是由空气单向阀、燃气单向阀、燃气喷嘴、燃烧室、尾管和排气室组成。该方法是:燃烧室和烟管采用气流脉动的换热方式,消除室壁和烟管壁内的烟气流附面层,提高烟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减少换热面积;间接传热介质(水)和被加热流体管之间的换热通过管机械振动形成稳定的珠状凝结换热方式,提高间接传热介质(水)和被加热流体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减少换热面积。
  • 间接介质加热炉强化装置
  • [发明专利]滤波、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CN202010399369.X有效
  • 张帅;黄楠;雍征东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20-05-12 - 2023-01-31 - H01P1/20
  • 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波、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滤波包括:第一和第二网络,均具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第一传输线,连接第一网络的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网络的第一连接端口;第二传输线,连接第一网络的第二连接端口与第二网络的第二连接端口第一网络的自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传输系数由第一传输线的第一长度、第二传输线的第二长度以及第一网络的散射参数限定。本申请可实现滤波中去网络的传输系数的可调化,进而可实现滤波的多频带滤波。
  • 滤波器天线装置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移动终端-CN201620268300.2有效
  • 林辉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2016-03-31 - 2016-10-05 - H04R9/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涉及终端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器件的效果,以使器件的效果较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移动终端具有音腔和位于所述音腔外部的功放电路,其包括扬声,设置于所述音腔内;器件,设置于所述音腔内,所述器件的一端与所述扬声连接,所述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功放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用于提高器件的效果,避免移动终端的扬声对天线造成影响。
  • 移动终端
  • [发明专利]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及用于天线装置的方法-CN202010398708.2在审
  • 张帅;刘雨果;雍征东;路宝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20-05-12 - 2021-11-16 - H01Q1/52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及用于天线装置的方法。天线装置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一网络、第二网络和传输线。第一网络具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耦合端口,输出端口与第一天线单元连接,输入端口用于与第一馈源连接;第二网络具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耦合端口,第二网络的输出端口与第二天线单元连接,第二网络的输入端口用于与第二馈源连接;连接在第一网络的耦合端口和第二网络的耦合端口之间,第一网络和传输线形成功分,以将从第一网络的输入端口输入的功率按功分的功分比分配至第一天线单元和传输线。
  •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用于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tewart结构的局部六维力传感-CN201521103236.4有效
  • 高波;屈文轩 - 陕西电器研究所
  • 2015-12-28 - 2016-07-13 - G01L1/2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tewart结构的局部六维力传感,包括上传力、下传力和六个按近对称分布方式连接于上、下传力之间的支路组件,所述的六个支路组件均带有传感组件,包括四个无支路组件和两个支路组件支路组件中的传感组件具有一个带接插件的采用十字梁结构的弹性体,在弹性体上设有与接插件连接的电路板,在弹性体表面对称粘贴有四个由应变电阻构成的敏感应变片,各敏感应变片通过焊接方式与电路板组成惠斯通电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影响整机刚度的前提下,对局部支路上耦合应力进行释放,减小其对弹性体工作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传感的综合精度。
  • 一种基于stewart结构局部去耦六维力传感器
  • [发明专利]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CN201810723817.X有效
  • 李杰山;周昌文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04 - 2021-04-20 - H01Q1/36
  • 本发明涉及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包括天线装置、SAR传感、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一单元一端连接SAR传感,另一端连接金属边框天线;天线调谐装置连接射频信号源、金属地板及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连接金属边框天线;天线调谐装置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源发射的射频信号并调节金属边框天线的谐振频率;SAR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边框天线和金属地板之间的电容值;第一单元用于隔离射频信号对SAR传感工作的干扰;第二单元用于隔离SAR传感的信号对天线调谐装置工作的干扰。通过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就可以将天线装置工作的射频信号和SAR传感工作的低频信号进行隔离,使天线装置和SAR传感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 天线系统移动终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