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2579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CN202221458861.0有效
  • 陈玉升;陈先友;艾建忠 - 苏州三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13 - 2022-09-23 - H01M50/528
  • 一种结构改进的正极导通锂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绝缘支架;正、负极柱;正、负极柱电极;正极柱电极具有水平设置的正极柱电极连接部,电极的前端构为正极柱电极连接翼,正极柱电极连接部与连接翼之间有正极柱电极折弯部,正极柱电极连接翼上有朝向上凸起并预制180度折弯的正极柱电极制弯段;负极柱电极具有负极柱电极连接部,负极柱电极的前端构为负极柱电极连接翼,负极柱电极连接部与连接翼之间有负极柱电极折弯部,负极柱电极连接翼上有朝向上凸起并预制180度折弯的负极柱电极制弯段。实现电极的准确折弯,方便安装,提升可靠性、防止绝缘支架伸缩变形。
  • 一种结构改进正极锂电池盖板
  • [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其盖板组件及其电极-CN201220727487.X有效
  • 王玉涛;庞松;樊彦良;张兵兵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2012-12-26 - 2013-07-31 - H01M2/26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其盖板组件及其锂离子电池电极。其中锂离子电池电极具有正面和反面,并具有在锂离子电池被组装时沿延伸方向与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折弯轴线被折弯的折弯连接部,所述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正面和反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贯穿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用于确定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折弯轴线的凹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凹痕处被折弯的阻力,在锂离子电池组装时,锂离子电池电极将会沿此凹痕变形从而折弯,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变形提供了良好的引导,方便操作,不易损坏。
  • 锂离子电池盖板组件及其电极
  • [实用新型]具有预脱扣功能的电涌保护器-CN201720462280.7有效
  • 钟平;匡宪伟;邓应辉;倪双兢 - 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4-28 - 2017-12-05 - H01H71/20
  • 具有预脱扣功能的电涌保护器,包括外盒和内盒,内盒中装有电极一、电极二、电压保护元件和脱扣灭弧组件,电极一与电压保护元件的第一脚高温焊接,电极二分别与电压保护元件的第二脚和第三脚低温焊接,且第三脚与电极二的焊接温度高于第二脚与电极二的焊接温度;电涌保护器接近过载时,第二脚先与电极二脱扣分离,脱扣灭弧组件将第二脚与电极二灭弧隔离;电涌保护器过载时,第三脚再与电极二脱扣分离,脱扣灭弧组件将电压保护元件与电极二完全灭弧隔离。
  • 具有预脱扣功能保护
  • [实用新型]一种防反接电池盒-CN202122863819.9有效
  • 张波 - 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18 - 2022-04-08 - H01M50/21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反接电池盒,包括盒体、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多个过渡电极;所述盒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多个电池安放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安装在盒体的左侧或者右侧,所述第一电极的正极接触凸包、第二电极的负极接触弹簧以及过渡电极的正极接触凸包和负极接触弹簧均配合在对应的电池安放腔的沉槽的通孔内;所述第一电极的正极接触凸包在沉槽内的凸出高度小于沉槽的深度,过渡电极的正极接触凸包在沉槽内的凸出高度小于沉槽的深度
  • 一种反接电池
  •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导热半导体芯片制作及封装方法-CN201510480435.5有效
  • 周云福;张广;李燕华;周全;王祖江 - 广东百圳君耀电子有限公司
  • 2015-08-09 - 2018-03-13 - H01L23/48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导热半导体芯片制作及封装方法,包括有封装壳、半导体芯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焊、第二焊、第三焊、第一石墨板及第二石墨板,所述半导体芯片层叠第一电极的承载面上,半导体芯片的背面与第一电极的承载面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半导体芯片的正面电连接;所述半导体芯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焊、第二焊及第三焊均密封于封装壳内;所述半导体芯片与引用电极各自连接均用焊。加上引用电极的高导电性确保产品的强导电性,同时以引用电极的高效导热性而将热能快速转到载板上,降低出现着火及爆裂的可能性,以封装壳特性阻止着火或爆裂的发生。
  • 一种高效导热半导体芯片制作封装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导热半导体芯片-CN201520591172.0有效
  • 周云福;周湘;周全 - 广东百圳君耀电子有限公司
  • 2015-08-09 - 2015-12-02 - H01L23/48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导热半导体芯片,包括有封装壳、半导体芯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焊、第二焊、第三焊、第一石墨板及第二石墨板,所述半导体芯片层叠第一电极的承载面上,半导体芯片的背面与第一电极的承载面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半导体芯片的正面电连接;所述半导体芯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焊、第二焊及第三焊均密封于封装壳内;所述半导体芯片与引用电极各自连接均用焊。加上引用电极的高导电性确保产品的强导电性,同时以引用电极的高效导热性而将热能快速转到载板上,降低出现着火及爆裂的可能性,以封装壳特性阻止着火或爆裂的发生。
  • 一种高效导热半导体芯片
  • [其他]电池-CN201190000529.3有效
  • 仓桥智佳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1-09-02 - 2013-06-26 - H01M10/04
  •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具有:电极板;与电极板连接的(50、55);与(50、55)连接的外部端子(86、87);电池外壳(80),收纳电极板及(50、55),外部端子(86、87)经由绝缘材料进行固定;散热体(60、70),具有导热性,并与(50、55)及电池外壳(80)的内表面接触。
  • 电池
  • [发明专利]振动元件、振子以及电子器件-CN202210166534.6在审
  • 野村昌生;松川典仁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2022-02-21 - 2022-08-30 - H03H9/19
  • 振动元件具有配置在振动的第1面上的第1激励电极、第1焊盘电极和第1出布线;配置在振动的第2面上的第2激励电极、第2焊盘电极和第2出布线;以及配置在振动的第1面上的螺旋状的第1电极图案,第1激励电极和第2激励电极隔着振动相对配置,第1电极图案的第1中心侧端部经由设置在振动上的贯通电极与第2出布线电连接,第1电极图案的第1外周侧端部与第1出布线电连接,第1出布线与第1激励电极以及第1焊盘电极的至少一方电连接,第2出布线与第2激励电极以及第2焊盘电极的至少一方电连接。
  • 振动元件以及电子器件
  • [实用新型]极柱型锂电池盖板-CN201620874379.3有效
  • -
  • 2016-08-12 - 2017-01-11 - H01M2/04
  • 包括盖板本体,其中部设泄压防爆孔;泄压防爆机构,置于盖板本体背对锂电池壳体的一侧;正极柱固定在盖板本体的左端,负极柱固定在盖板本体的右端;正极柱电极与正极柱铆接,负极柱电极与负极柱铆接,正极柱的结构与负极柱的结构相同且正极柱电极的结构与负极柱电极的结构相同,特点:负极柱电极由一对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的且彼此以背对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电极耳组成,电极耳上设接线孔,盖板本体上设一贯穿盖板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用于向锂电池壳体的壳腔内引入电解液的注液孔。
  • 极柱型锂电池盖板
  • [发明专利]MCM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2111138572.2在审
  • 沈堂芹;潘效飞;陈建华;程智超;王衡 - 无锡华润安盛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9-27 - 2023-03-31 - H01L25/1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CM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MCM封装结构包括:引线框架、第一芯片、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一金属、第二芯片、第二金属以及塑封层;引线框架至少包括基岛、第一脚、第二脚以及第三脚;第一芯片包括第一栅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栅极连接于第一脚,第一电极连接于基岛;第一导电柱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脚;第二导电柱的第三端连接于第三脚;第一金属分别连接于第二电极与第一导电柱;第二芯片包括第二栅极、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第四电极连接于第一金属;第二金属分别连接于第三电极与第二导电柱;塑封层暴露基岛、第一脚、第二脚以及第三脚。
  • mcm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式引出条及其电容器-CN202221769534.7有效
  • 欧小霞;白立富;梁秋妮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08 - 2023-01-20 - H01G4/228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的双层式引出条,其包括第一出条和第二出条,所述第一出条设置在电极的正面,所述第二出条设置在电极的背面,且所述第一出条与所述第二出条正对重叠设置,所述第一出条、电极与第二出条之间通过铆压连接并形成铆接部,所述铆接部呈U形;还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其包括上述的电容器的双层式引出条。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电极与第一出条和第二出条铆接后的接触不良,增大电极与第一出条和第二出条铆接后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增强电容器耐大电流的能力。
  • 一种双层引出及其电容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