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598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中间换热器前气分离的复叠式热泵装置-CN202122956512.3有效
  • 胡晓微;刘英杰;董胜明;王获达;罗瑶 - 天津商业大学
  • 2021-11-26 - 2022-05-03 - F25B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换热器前气分离的复叠式热泵装置,包括低温级蒸发器、低温级气分离器、低温级压缩机、低温级储器、低温级节流阀、中间换热器、高温级压缩机、高温级冷凝器、高温级储器、高温级节流阀、中间换热器前气分离器、高温级气分离器、止回阀、疏阀、均压罐。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换热器前气分离器和疏阀,实现高温级节流阀后的气混合工质的两相分离,工质进入中间换热器。相对于一般的复叠式热泵,该系统一方面缓解了中间换热器流体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中间换热器的工质流速,减少工质压降,使换热更充分,总体实现了中间换热器换热量的增加以及复叠式热泵性能的提升。
  • 一种中间换热器前气液分离复叠式热泵装置
  • [发明专利]热棒(管)工作温度的测量方法-CN200410001710.2无效
  • 伊军;陈鹏 - 新渠热传导技术应用开发(大连)有限公司
  • 2004-01-16 - 2004-12-29 - G01K11/02
  •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热棒(管)壳体和上、下端盖组成热棒的一个密闭空间,其内部充装工质。热棒在工作时,工质在蒸发段内受热蒸发,由相变为气,并沿热棒(管)管腔上升至冷凝段,在冷凝段内工质冷凝,冷凝沿管壁回流,返回到蒸发段,完成循环过程。工质在热棒的密闭空间内,经过不断的蒸发-冷凝循环,实现了能量的传递。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工质温度通过测温点位于热棒(管)的管腔内的插式测温装置测量。
  • 工作温度测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飞机机翼的防除冰系统-CN201410032752.6有效
  • 常士楠;赵媛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4-01-24 - 2017-01-11 - B64D1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飞机机翼的防除冰系统,包括废气处理装置、空气泵、壳体、蒸发器、冷凝器、汽线以及线等部件,壳体内通入经过废气处理装置处理过的发动机废气以达到为蒸发器加热的目的,工质在蒸发器内受热汽化后由汽线导出,在蒙皮处的冷凝器内冷却液化放热,再由线流回蒸发器内完成整个循环。本发明采用了汽流相变传热的设计理念,通过工质的汽转化来传递热量从而达到机翼防除冰的目的。利用飞机发动机的废气作为热源,旨在提高飞机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 一种用于飞机机翼除冰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以蒸汽作为蓄能介质的储能器-CN202110613574.6在审
  • 屈晓航;苗春虎;睢辉;齐晓霓;姜珊;郭前建;刘永启;朱合刚 - 山东理工大学
  • 2021-06-02 - 2021-08-06 - F28D20/02
  • 其特征在于:中空结构的蒸汽储能棒内部密封一定量的气混合工质,在蒸汽储能棒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的过程中,结构内的气工质发生气化或液化,气工质所处总空间不变,结构内压力将在吸热过程中增大,放热过程中减小多根上述变压定容蒸汽储能棒由管板固定在壳式储能器中,储能器具有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管程由多根蒸汽储能棒代替,壳程具有两个出口和两个进口,在四个阀门的控制下,储能器壳内交替流动着放热和吸热介质,当放热介质流过时,蒸汽储能棒吸收热量,内部发生气化,从而将热量存储于储能棒的蒸汽中,当需要取用储能器中热量时,吸热介质流过蒸汽储能棒,蒸汽储能棒的蒸汽热量传递给吸热介质,内部气发生冷凝。相比传统固相变储能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蒸汽作为蓄能介质的储能器,具有单位质量储能量大、吸热放热速率快、吸热放热效率高、工质热力学性质稳定的优点,并且用以储能的工质来源广泛。
  • 一种蒸汽作为蓄能介质储能器
  • [实用新型]流体气工质压缩系统-CN201020578973.0无效
  • 靳北彪 - 靳北彪
  • 2010-10-27 - 2011-05-04 - F02B3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气工质压缩系统,包括文丘里管、气分离器、高压液体泵和气态工质源,所述文丘里管的文丘里管流体出口与所述气分离器连通,在所述气分离器上设动力液体出口,所述动力液体出口与所述高压液体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所述高压液体泵的高压液体出口与所述文丘里管的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文丘里管的低压流体入口与所述气态工质源连通。
  • 流体工质压缩系统
  • [发明专利]液体预冷工质蓄冷系统-CN201510881630.9有效
  • 王俊杰;李路遥;王思贤;杨鲁伟;邓章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15-12-03 - 2018-07-31 - F25J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预冷工质蓄冷系统,用于低温液态空气储能,其包括储冷换热单元、释冷换热单元及储存液体预冷工质工质储存单元,所述工质储存单元连接于所述储冷换热单元和所述释冷换热单元之间,形成所述液体预冷工质循环流动所述液体预冷工质蓄冷系统采用室温‑液氮温区的液体介质作为蓄冷工质,以换热器作为冷量交换设备,可在换热器内部实现非常小的传热温差,减小传热过程中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储能效率。
  • 液体预冷工质系统
  • [实用新型]液体预冷工质蓄冷系统-CN201520996873.2有效
  • 王俊杰;李路遥;王思贤;杨鲁伟;邓章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15-12-03 - 2016-05-11 - F25J1/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预冷工质蓄冷系统,用于低温液态空气储能,其包括储冷换热单元、释冷换热单元及储存液体预冷工质工质储存单元,所述工质储存单元连接于所述储冷换热单元和所述释冷换热单元之间,形成所述液体预冷工质循环流动所述液体预冷工质蓄冷系统采用室温-液氮温区的液体介质作为蓄冷工质,以换热器作为冷量交换设备,可在换热器内部实现非常小的传热温差,减小传热过程中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储能效率。
  • 液体预冷工质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能量转换系统-CN201510242554.7有效
  • 忻元敏 - 忻元敏
  • 2015-05-13 - 2018-04-20 - F01K2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能量转换系统,包括两两相连的一热量集聚机构、一能量转换机构、一降温液化机构和一工质循环机构。其中所述热量集聚机构,利用气换热器技术聚集、转移自然环境热源或人工环境热源中的热量至系统工质,使工质获得升温、汽化;所述降温液化机构,利用一种强制式冷凝器技术实现工质尾气的有效散热和液化;所述工质循环机构,利用泵和储罐,提供工质在封闭体系内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可能性;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利用喷嘴和气流调节阀,使进入能量转换机构内的工质气流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 一种新型能量转换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