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598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相变材料辅助气工质冷凝的喷雾冷却装置-CN202111153461.9有效
  • 赵锐;程文龙;郑磊;付豪;潘宇晖;陈健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21-09-29 - 2022-07-15 - H05K7/20
  • 本发明提出一种相变材料辅助气工质冷凝的喷雾冷却装置,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包括喷雾腔,喷雾腔的顶部外侧设有两排以上的进管,每根进管上均布设有喷嘴阵列;喷雾腔的底板上设有热扩散底板、集槽和排管,改进在于:集槽上方的喷雾腔的顶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冷凝腔,冷凝腔的外部包裹着相变材料;具有相变材料的冷凝腔辅助降低喷雾腔的腔内压力30%~36%,使喷雾工质的饱和蒸汽温度降低了10~15℃。本发明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以及相变潜热特征,在冷凝腔中将工质蒸汽液化,降低喷雾腔内的工作压力,增加喷雾冷却过程的蒸发率,增强了喷雾冷却装置的换热效果,具有较好实用性,且结构便于维护,具有较强的耐用性。
  • 一种相变材料辅助工质冷凝喷雾冷却装置
  • [发明专利]自然工质CO2-CN202110481804.8有效
  • 曾钰培;罗二仓;陈燕燕;王晓涛;董学强;公茂琼;朱顺敏;余国瑶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21-04-30 - 2022-11-01 - F25B9/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工质CO2压缩‑超音速两膨胀复合制冷系统及制冷机,包括超音速两膨胀机和循环回路,超音速两膨胀机,包括进口侧、出气侧和出侧;循环回路包括与出气侧相连通的第一流通管路、与出侧相连通的第二流通管路以及经第一流通管路和第二流通管路汇合形成的第三流通管路,第三流通管路与进口侧相连通;第二流通管路或者第三流通管路的任一者设有蒸发器,蒸发器的出口端与第三流通管路相连通,第三流通管路上设有气体冷却器,以对第一流通管路和第二流通管路流出的气态制冷工质进行降温。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可以达到制冷效率高、工质环保安全有益效果。
  • 自然工质cobasesub
  • [实用新型]一种照明灯杆-CN201520679563.8有效
  • 张永平;王皓;易勇;朱亮;舒畅;左劲涛;史明涛 - 上海飞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2015-09-02 - 2016-02-24 - F21V21/10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灯杆,包括:内部中空的灯杆本体、安装于灯杆本体内部中空位置下部的微基站以及分别于灯杆本体和微基站相连用于对微基站进行散热的无源制冷装置;所述无源制冷装置包括:安装于灯杆本体内部通过吸收微基站的热量利用工质气化潜热来带走热量的蒸发器和安装于灯杆本体顶端的外表面并与蒸发器通过流道相连通过将蒸发器内传送过来的气或蒸汽工质液化并将液化后的工质传送至蒸发器的冷凝器
  • 一种照明灯杆
  • [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融霜换热器及采用该换热器的热泵空调机-CN202010656313.8在审
  • 邓昌沪;杨志明;孙勇军 - 深圳市维特欣达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09 - 2020-09-18 - F25D21/0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的红外融霜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铜管、用于对所述铜管加热的红外辐射板、回流管路以及用于驱动工质在铜管和回流管路之间循环流动的工质循环泵。在融霜时,红外融霜换热器自身具有独立的工质循环路径,并不影响与其所应用的系统中其他结构的功能。红外辐射板产生远红外热效应,直接作用于铜管,铜管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转移至工质。而受工质循环泵驱动的工质在铜管与回流路径之间循环并使铜管整体受热升温,形成由内至外的融霜彻底的融霜过程。该过程避免制冷压缩机吸入制冷剂、发生“击”现象而受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现有的采用逆循环除霜的热泵空调在除霜时对室内造成温降的现象。
  • 一种红外换热器采用空调机
  • [实用新型]一种红外融霜换热器及采用该换热器的热泵空调机-CN202021346645.8有效
  • 邓昌沪;杨志明;孙勇军 - 深圳市维特欣达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09 - 2021-01-19 - F25D21/0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的红外融霜换热器及采用该换热器的热泵空调机,该换热器包括铜管、用于对所述铜管加热的红外辐射板、回流管路以及用于驱动工质在铜管和回流管路之间循环流动的工质循环泵。在融霜时,红外融霜换热器自身具有独立的工质循环路径,并不影响与其所应用的系统中其他结构的功能。红外辐射板产生远红外热效应,直接作用于铜管,铜管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转移至工质。而受工质循环泵驱动的工质在铜管与回流路径之间循环并使铜管整体受热升温,形成由内至外的融霜彻底的融霜过程。该过程避免制冷压缩机吸入制冷剂、发生“击”现象而受损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现有的采用逆循环除霜的热泵空调在除霜时对室内造成温降的现象。
  • 一种红外换热器采用空调机
  • [发明专利]一种微热管的气温控工质灌注方法-CN201310231732.7无效
  • 王晓东;罗怡;邹靓靓;刘刚;杨延霞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3-06-11 - 2013-10-02 - F28D15/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热管在真空环境中气温控灌注工质的方法,应用于高热流密度器件的散热。其特征是分别控制微热管和工质容器的温度;微热管和工质容器分别抽真空,之后将工质容器与工质源相连,在工质容器中获得工质蒸汽;连通微热管与工质容器,利用两者的温度差实现气工质灌注,通过时间控制工质的灌注量,封接微热管的灌注口,实现微热管的工质灌注。灌注系统中的工质以气存在,因此灌注率和重复性可控性好;微热管和工质分别温控提高了工质灌注效率;本发明可提高微热管性能。
  • 一种热管温控工质灌注方法
  • [实用新型]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及5G基站设备-CN202021149725.4有效
  • 仝爱星;曾巧;刘金山 -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6-19 - 2021-02-02 - H05K7/20
  • 热超导散热板包括第一热超导区、第二热超导区及第一隔离阻断区;第一热超导区包括第一蒸发区及第一气冷凝散热区;第二热超导区包括第二蒸发区及第二气冷凝散热区;第一隔离阻断区位于第二蒸发区和第一气冷凝散热区之间,用于将第二蒸发区和第一气冷凝散热区相隔离,且自第二蒸发区的底部延伸至第二蒸发区背离热源的一侧;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均为热超导散热管路,热超导散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 超导散热散热器基站设备
  • [发明专利]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及5G基站设备-CN202010568097.1在审
  • 仝爱星 -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6-19 - 2020-10-02 - H05K7/20
  • 热超导散热板包括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区域、第一蒸发隔离区及第一连接管路;第一散热区域包括第一蒸发区及第一气冷凝散热区;第二散热区域包括第二蒸发区、第二气冷凝散热区及第二冷凝导流隔离区;第一蒸发隔离区位于第二蒸发区和第一气冷凝散热区之间用于将两者相隔离;第一连接管路位于第一蒸发隔离区背离第二蒸发区的一侧;第一蒸发区及第二蒸发区的底部均沿背热源的方向向上倾斜;第一散热管路、第二散热管路和第一连接管路相互连通且均为热超导散热管路,热超导散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 超导散热散热器基站设备
  • [实用新型]热超导散热板、散热器及5G基站设备-CN202021149742.8有效
  • 仝爱星 - 浙江嘉熙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6-19 - 2021-02-02 - H05K7/20
  • 热超导散热板包括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区域、第一蒸发隔离区及第一连接管路;第一散热区域包括第一蒸发区及第一气冷凝散热区;第二散热区域包括第二蒸发区、第二气冷凝散热区及第二冷凝导流隔离区;第一蒸发隔离区位于第二蒸发区和第一气冷凝散热区之间用于将两者相隔离;第一连接管路位于第一蒸发隔离区背离第二蒸发区的一侧;第一蒸发区及第二蒸发区的底部均沿背热源的方向向上倾斜;第一散热管路、第二散热管路和第一连接管路相互连通且均为热超导散热管路,热超导散热管路内填充有传热工质
  • 超导散热散热器基站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ORC发电系统工质位自动控制系统-CN201811117035.8有效
  • 吴哲;杨中宇;袁智威;宋月杰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2018-09-25 - 2023-07-28 - G05D9/12
  • 一种ORC发电系统工质位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涉及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工质罐人工控制位效率较低的问题。该工质位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II和位传感器II安装在工质罐上,压力传感器I和位传感器I安装在工质罐上,工质罐通过连接管与工质罐相连通,在连接管上设置有工质泵和电动截止阀,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工质浓度检测仪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硬接线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工质泵、电动截止阀、发电系统工质泵通过硬接线连接。本发明通过位传感器检测工质位变化,利用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通过工质泵和电动截止阀实现工质的充注与回收。
  • 一种orc发电系统工质罐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环路热虹吸翅片-CN202110268639.8有效
  • 褚雯霄;谈周妥;王秋旺;曾敏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1-03-12 - 2022-02-22 - F28D15/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虹吸翅片,该翅片内部设置有流体热虹吸通道,翅片固体区与吸芯。所述流体热虹吸通道呈环形布置于翅片内部,其下部空间小且上部空间大,在稳定的流体液面状态可节省充灌工质;通道内介质在下热源面沸腾、在上热源面蒸发变为气,在浮升力作用下可将热量转运至翅片末端并冷凝,在重力作用下循环至热源侧所述翅片固体区为热虹吸通道的支撑,以保证翅片内充灌工质在一定压力下工作翅片不产生形变,在翅片下部为大面积的整体支撑,上部为多个独立分布的小型支撑单元,可为气冷凝提供更多换热面积。所述吸芯为多孔毛细结构,贴近上热源布置,吸芯的下端部分浸没于液态相变介质,自下而上扩展,液体受毛细力作用被拉升至上热源并蒸发;吸芯上部预留部分空间,以利吸芯内的蒸汽快速向上排出及下部液体补充。
  • 一种环路虹吸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