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5426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液态淬火介质的降温工艺及其系统-CN202010690133.1在审
  • 杨凡;顾剑锋;李卫平;杨景峰 - 洛阳耿工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17 - 2020-11-17 - C21D1/6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淬火介质的降温工艺及其系统,该降温工艺包括:提供一需对液态淬火介质温度进行控制的淬火槽,并在液态淬火介质内布置换热器;向所述换热器内通入液态二氧化碳或液态氮气作为冷却介质;利用所述液态二氧化碳或液态氮气的汽化潜热对所述淬火槽内的所述液态淬火介质进行换热降温本发明以二氧化碳和液态氮气为冷却介质,充分利用低温液态二氧化碳或低温液态氮气的汽化潜热,对高温的液态淬火介质进行换热降温,冷却强度大,保证液态淬火介质被快速地冷却;且其实现了气态二氧化碳和气态氮气再液化循环利用
  • 一种液态淬火介质降温工艺及其系统
  • [发明专利]冷却设备、冷却系统和数据中心-CN202011556803.7在审
  • 雒志明;王浩;衣斌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2-24 - 2021-04-30 - H05K7/20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冷却设备、冷却系统和数据中心,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可应用于云计算或云领域的数据中心。冷却设备包括:第一换热装置,用于使第一气态介质温度降低以转化为第二气态介质,第一气态介质的含湿量与第二气态介质的含湿量相同;第二换热装置,与第一换热装置连通,用于使第二气态介质与第一液态介质进行接触式热交换,以使第一液态介质温度降低转化为第二液态介质,第一液态介质的温度为第一气态介质对应的湿球温度,第二液态介质的温度为第二气态介质对应的湿球温度。第二液态介质的温度更加接近于第一气态介质对应的露点温度,使得冷却系统的自然冷却时长大幅增加,有利于提升冷却系统的能效,降低冷却系统能耗。
  • 冷却设备冷却系统数据中心
  • [发明专利]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CN202011492565.8有效
  • 钟杨帆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2020-12-16 - 2023-06-20 - H05K7/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涉及计算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利用液态冷却介质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时,避免气化冷却介质的流失并提高冷却介质转换的安全性。本发明冷却系统主要的技术方案包括:冷却机柜与冷却装置;其中,冷却机柜内安装有电子设备,且存储有冷却介质,电子设备的至少一部分浸泡于冷却介质中,冷却介质用于吸收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介质的循环装置以及冷凝装置,循环装置用于将冷却机柜内的高温液态冷却介质通过外部换热循环为低温液态冷却介质;冷凝装置用于导出冷却机柜内的气态冷却介质,并将气态冷却介质冷凝为液态冷却介质后回流至冷却机柜内。
  • 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系统-CN202022760192.X有效
  • 陈雷;孙士杰;刘鹏;乔延涛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1-25 - 2021-09-17 - H01M10/613
  • 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本体;冷却单元,其与所述电池本体连接,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对所述电池本体进行冷却,且所述冷却介质为25℃下为液态的金属或者25℃下为液态的金属合金;电磁力驱动件,其与所述冷却单元驱动连接,所述电磁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冷却单元中的所述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冷却介质对所述电池本体进行循环冷却。其优点在于:使冷却介质为25℃下为液态的金属或者25℃下为液态的金属合金,由于液态金属和液态金属合金的热量传导率较大、导热系数高以及比热容较大,从而能够对电池本体的冷却效果较好,且具有噪声小以及工作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CN202011487503.8在审
  • 钟杨帆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2020-12-16 - 2021-08-24 - G06F1/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涉及计算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液态冷却介质对电子设备进行冷却时,避免气化冷却介质的流失并提高冷却介质转换的安全性。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机柜与冷却装置;冷却机柜内安装有电子设备,且存储有冷却介质,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部分浸泡于冷却介质中,所述冷却介质用于吸收所述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介质的循环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柜外部的冷凝装置,所述循环装置用于将所述冷却机柜内的高温液态冷却介质通过外部换热循环为低温液态冷却介质,所述冷凝装置用于通过所述冷却机柜柜体的热传导将气态冷却介质转换为液态冷却介质
  • 一种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液态淬火介质的降温系统-CN202021412202.4有效
  • 杨凡;顾剑锋;李卫平;杨景峰 - 上海复璐帝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7-17 - 2021-03-16 - C21D1/6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淬火介质的降温系统,包括:一淬火槽;以及一淬火换热器,其浸设于液态淬火介质内;其中,向淬火换热器提供液态二氧化碳或液态氮气,对液态淬火介质进行换热降温。还包括:一压力气源,用于为系统提供高压气体;至少两个并联布置的储罐,其通过管道交替向淬火换热器提供液态淬火介质,以及交替接收经淬火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态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态淬火介质的降温系统,以二氧化碳和液态氮气为冷却介质,充分利用低温液态二氧化碳或低温液态氮气的汽化潜热,对高温的液态淬火介质进行换热降温,冷却强度大,保证液态淬火介质被快速地冷却;且其实现了气态二氧化碳和气态氮气的再液化循环利用
  • 一种液态淬火介质降温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再生冷却的高频爆震燃烧方案-CN202110381966.4有效
  • 王可;于潇栋;赵明皓;朱亦圆;张玉坤;夏家兴;范玮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1-04-09 - 2022-08-19 - F23R7/00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再生冷却的高频爆震燃烧方案,包括包括脉冲爆震燃烧室及高频爆震燃烧控制方法。在爆震管外采用单层冷却布局或双层冷却布局的冷却套结构,以液态水作为冷却介质或以液态液态燃料两种作为冷却介质,以液态水作为冷却介质时,液态水首先流经冷却套,利用液态水体积小、比热容大、方便易得的特点对爆震管从外侧进行强迫对流冷却,吸热后的冷却介质通过供给管路输送至爆震管头部,经由安装在头部的喷注系统喷入爆震管内充当隔离介质,达到隔离上一循环燃烧产物与下一循环新鲜反应物的目的,防止新鲜反应物提前着火导致爆震燃烧失效;以液态液态燃料两种作为冷却介质时,除上述优势之外,还可以对液态燃料进行预热处理,促进雾化蒸发,提高起爆性能。既能实现爆震管的有效冷却,又能确保脉冲爆震燃烧室的高频稳定工作,本发明可用于舰船脉冲爆震发动机、热喷涂和发电等领域。
  • 一种基于再生冷却高频燃烧方案
  • [实用新型]冷却体、功率半导体单元及冷却系统-CN201621072313.9有效
  • 路德维希·克劳泽 - 西门子公司
  • 2016-09-22 - 2017-11-03 - H01L23/3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体,其用于使热源的热量传递到液态冷却介质上,其中,冷却体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液态冷却介质的通道。为了能够在热源和冷却体有热接触时放弃使用导热膏提出冷却体具有薄膜,其中,薄膜构成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薄膜构成冷却体的外表面,其设置用于与热源接触,其中,薄膜是柔性的,使得薄膜通过液态冷却介质的压力压到热源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其具有这种冷却体和用于产生压力的设备,其中,通过用于产生压力的设备能够使液态冷却介质承受压力,从而薄膜通过液态冷却介质的压力压到热源处。
  • 冷却功率半导体单元冷却系统
  • [发明专利]液冷结构及电子装置-CN202111466572.5在审
  • 贾晖;张鑫烨;冯晨曦;杨杰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21-12-03 - 2023-06-23 - H05K7/20
  • 储液部具有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储存液态冷却介质。液冷部包括密封件和喷射件,密封件内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一密封腔用于容置待冷却件,喷射件与储液腔连通,喷射件用于喷射冷却介质至待冷却件,使得冷却介质相变吸热。冷凝器与第一密封腔和储液腔连通,用于冷却第一密封腔内气态的冷却介质形成液态冷却介质。回液通道连通第一密封腔和储液腔,用于传输第一密封腔内液态冷却介质至储液腔。冷却介质喷射至待冷却件,通过相变的形式吸收待冷却件的热量形成液态冷却介质和气态冷却介质,无需特别控制第一密封腔内的压强。
  • 结构电子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