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6868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化油器怠系统-CN201120426641.5有效
  • 张继伟 - 重庆卡马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2011-11-01 - 2012-07-11 - F02M3/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油器怠系统,包括:化油器本体、设于化油器本体内的节气阀、及与节气阀相连通的怠油量孔,其还包括与怠油量孔相连通的两路怠空气进通道,该两路怠空气进通道包括一怠通道、及一怠补偿进通道;该怠通道一端与怠油量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一怠进气量孔固定;该怠补偿进通道内设有一怠调节螺钉;所述化油器本体内设有一过渡孔,该过渡孔一端分别与节气阀及怠油量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路怠空气进通道,可以对怠进气量进行更精确的调整,使得怠系统更稳定、一致性更好。
  • 化油器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微发泡注塑超临界流体注系统和方法-CN202010081098.3有效
  • 信春玲;安华亮;何亚东;闫宝瑞 - 北京化工大学
  • 2020-02-06 - 2021-02-26 - B29C44/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发泡注塑超临界流体注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源、主路单元、支路单元、气体注射器、主路断阀、支路断阀,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源、所述主路单元、所述主路断阀和所述气体注射器依次串联,所述支路断阀与所述支路单元串联设置在所述主路断阀出口和所述气体注射器入口之间,其中,所述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主路断阀、所述支路断阀的开启和关闭,使得所述主路断阀开启时,所述支路断阀关闭;所述主路断阀关闭时,所述支路断阀开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消除微发泡注塑工艺的超临界流体间歇注过程中的涌现象。
  • 一种发泡注塑临界流体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怠调整及喷油功能的节流阀体-CN202021990890.2有效
  • 张秀位 - 广州本维进出口有限公司
  • 2020-09-11 - 2021-03-30 - F02D9/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双怠调整及喷油功能的节流阀体,包括:节流阀主体、自动怠控制阀和手动怠控制阀;节流阀主体上设有进通道、自动怠控制流道和手动怠控制流道;自动怠控制流道的进气口设置在进通道的进侧并与之相连通,自动怠控制流道的出气口设置在进通道的出气侧并与之相连通;自动怠控制阀用于控制自动怠控制流道的进气量;手动怠控制流道的进气口设置在进通道的进侧并与之相连通,手动怠控制流道的出气口设置在进通道的出气侧并与之相连通;手动怠控制阀用于控制手动怠控制流道的进气量。设置双怠控制流道,可以增加怠工况下的进气量。
  • 一种具有双怠速调整功能节流阀体
  • [发明专利]一种轮检测系统的隙设计验证方法及系统-CN202111600493.9在审
  • 龚文;杜满胜;余金霞;魏军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24 - 2022-05-13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检测系统的隙设计验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试验规则确定在隙验证试验中试验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通过一试验工装将轮检测系统进行装配以模拟整车装配状态,并将试验隙分别设为最大值与最小值;通过轮传感器分别获取在试验隙的两极值之间、目标轮在第一转与第二转下分别正反转的脉冲数据;判断脉冲数据是否处于合理范围内;若是,判定在隙验证试验中、目标轮与轮传感器之间的隙设计合理,以根据隙验证试验的试验结果、判断目标轮与轮传感器之间的隙设计是否合理。本发明能够基于隙验证试验的试验结果为轮检测系统的隙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使轮检测系统设计更合理。
  • 一种检测系统设计验证方法
  • [发明专利]发动机怠进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CN201010597791.2无效
  • 陈俊雄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0-12-15 - 2012-07-04 - F02M35/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怠进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怠进气结构至少包括一可变进构件、一怠低速进旁通路及一怠高速进旁通路;所述怠低速进旁通路具有一电子控制阀,所述电子控制阀可控制怠低速进旁通路的空气流通量;所述怠高速进旁通路具有一电子控制阀,所述电子控制阀可控制怠高速进旁通路的空气流通量,藉此以令发动机在怠状态下,因瞬间增加的负载仍能正常运作而不熄火,以及能使发动机外部连结的供电用发电机发挥功效
  • 发动机怠速进气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天然发动机的保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CN202310410746.9在审
  • 陈翠翠;石魁;翟长辉;马天伟;臧强真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4-12 - 2023-07-04 - F02P5/145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发动机的保护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缺少对天然发动机的保护方法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确定天然发动机处于怠状态,获取天然发动机处于怠状态的怠时长,若基于怠时长确定满足点火提前角缩小条件,则根据怠时长对处于不同工况下天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进行缩小处理,确定天然发动机脱离怠状态,则基于缩小后不同工况下天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获取天然发动机的爆震系数,最后,基于爆震系数,对处于不同工况下天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再次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在天然发动机处于怠状态时,提前调整天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避免发生严重安全事故,保护天然发动机。
  • 天然气发动机保护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 [实用新型]自适应式化油器-CN200620156331.5无效
  • 陈茂微 - 福建福鼎京科化油器有限公司
  • 2006-11-21 - 2007-11-28 - F02M3/09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怠自适应式化油器,它包括化油器本体、设于本体上的怠空气进通道、设于怠空气进通道中的怠空气量孔、与怠空气进通道末端相通的混合油井、设于怠空气进通道旁路且由空气截断阀控制启闭的进调节通道;空气截断阀与气缸体连接传递真空压力的负压储存室通过作用在弹性膜片两侧的压差变化来控制进调节通道的通断,当气缸体内真空度高时,空气截断阀自动关闭进调节通道,当气缸体内真空度低时,空气截断阀自动打开进调节通道,从而自动调节怠状态下燃油泡沫化所需的空气流量,调整燃气混合浓度,解决摩托车中高速行驶急收油门时产生的燃气混合偏稀现象,消除排气管产生的连续轻微的放炮声音。
  • 怠速进气自适应化油器
  • [发明专利]一种防积碳的电子节气门-CN201510409606.5有效
  • 雷志明;黄伟盛 - 江门逸和机电有限公司
  • 2015-07-13 - 2018-08-07 - F02D9/08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积碳的电子节气门,节气门本体上设有进气道、与进气道连通的进气腔以及置于进气腔内对发动机进行进控制的怠阀门,所述怠阀门置于上层气腔内,所述下层气腔内设有进弯道连接在怠阀门与发动机进气口之间,所述进弯道内设有用于沉积发动机反喷气体的碳粒的凹槽,发动机在怠状态下气流从进气道进入上层气腔,经过怠阀门进入下层气腔,下层气腔从怠阀门到发动机进气口之间设置进弯道,能有效阻挡反喷混合气体夹带的碳粒,避免碳粒在怠阀门道面堆积,保持发动机在怠状态下运转平稳;采用棘轮状弯道优化了进气结构,对进阻挡作用小,使节气门保持进顺畅。
  • 一种防积碳电子节气
  • [实用新型]一种防积碳的电子节气门-CN201520504981.3有效
  • 雷志明;黄伟盛 - 江门逸和机电有限公司
  • 2015-07-13 - 2015-12-23 - F02D9/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积碳的电子节气门,节气门本体上设有进气道、与进气道连通的进气腔以及置于进气腔内对发动机进行进控制的怠阀门,所述怠阀门置于上层气腔内,所述下层气腔内设有进弯道连接在怠阀门与发动机进气口之间,所述进弯道内设有用于沉积发动机反喷气体的碳粒的凹槽,发动机在怠状态下气流从进气道进入上层气腔,经过怠阀门进入下层气腔,下层气腔从怠阀门到发动机进气口之间设置进弯道,能有效阻挡反喷混合气体夹带的碳粒,避免碳粒在怠阀门道面堆积,保持发动机在怠状态下运转平稳;采用棘轮状弯道优化了进气结构,对进阻挡作用小,使节气门保持进顺畅。
  • 一种防积碳电子节气
  • [实用新型]一种能增强摩托车化油器怠雾化功能的化油器中体-CN201120382222.6有效
  • 段旭忠 - 段旭忠
  • 2011-10-10 - 2012-05-23 - F02M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增强摩托车化油器怠雾化功能的化油器中体,包括化油器中体本体,化油器中体本体上设置有喉管和与混合室相通的怠出油孔,喉管通过气道与怠出油孔相通。本化油器中体能改善发动机冷机时的雾化性能,使发动机在冷态时能获得较好的雾化混合供应,可以燃用浓度偏稀的怠混合,避免了因雾化不良需要燃用偏浓的混合来维持怠稳定性,特别是在低温时能改善发动机的冷热机怠差异,不但改善了发动机在冷机时的怠性能,而且降低了怠时的混合浓度,使发动机燃烧稀的混合也能维持怠的稳定,使发动机能获得更稳定的怠性能并减少废气排放。
  • 一种增强摩托车化油器雾化功能
  • [实用新型]一种电控液力缓-CN202023087366.7有效
  • 陈俊宇;王伟健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2020-12-18 - 2021-11-09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控液力缓器,包括缓器工作腔、缓器壳体、缓器后盖、热交换器和进比例阀;将缓器工作腔和缓器壳体分别设置在缓器壳体的两端,并且将进比例阀和热交换器均设置在缓器后盖上,进比例阀位于热交换器的顶部,这样设置能够这样能够缩短缓器壳体的垂直方向的高度,缩小缓器壳体的高度,避免缓器壳体的顶部与车架的元宝梁干涉,解决了现有缓器与车架横梁干涉的问题,提高缓器在窄车型上的适用性
  • 一种电控液力缓速器
  • [实用新型]一种液化天然车用液力缓-CN201320771535.X有效
  • 王元;陈佳;裘杨;李军;李冠华 - 东风汽车公司
  • 2013-11-28 - 2014-05-21 - F16D57/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化天然车用液力缓器。包括液力缓器本体、位于液力缓器壳体内的发动机冷却液,以及位于液力缓器壳体上的冷却液进液口和冷却液出液口,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中设置有通有液化天然的液化天然通道。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液力缓器的发动机冷却液中引入通有液化天然的液化天然通道,利用液化天然汽化吸热来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从而加大液力缓器的散热量,其避免了因液力缓器温度过高导致的发动机冷却水温升高
  • 一种液化天然气车用液力缓速器
  • [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怠的检测控制系统-CN202310694088.0在审
  • 贾春;谢晓峰;张国庆;许洋;李佳峰;寇珂瑛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12 - 2023-09-12 - F02M41/08
  • 本发明涉及怠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怠的检测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动力装置、检测装置以及中控处理器,中控处理器基于转速值生成怠变化曲线,基于怠变化曲线判定汽车的怠状态,在第一怠状态时,实时基于空气流量值调整进单元的气门开度,在第二怠状态时,基于进参数计算进特征参量,基于进特征参量调整进单元的气门开度,并且基于调整气门开度后所述氧气浓度值的变化情况判定是否需对燃油喷射器的喷射流量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对应自动的适应性调整进单元的气门开度或喷油喷射器的喷射流量,提高了发动机怠异常时对发动机相关运行参数控制,提高抑制发动机怠异常的可靠性和效率。
  • 一种汽车发动机检测控制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液力缓器和汽车-CN202210222146.5在审
  • 韩旭;徐国林;杨启;张晓丽;张樱玮;王丽娜;张鸿雁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22-03-09 - 2022-06-10 - F16D65/00
  •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力缓器和汽车。一种液力缓器,包括中壳体,中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中壳体内部设置有油池;中壳体还包括工作流道、缓冲流道和排气阀,工作流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油池连通;缓冲流道至少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路、第二路、第二储室、第三路和第三储室,第一路与进气口连通;排气阀被配置为能连通第三储室和大气或断开第三储室和大气。通过本发明,提升液力缓器响应速度的同时,弱化对液力缓器内部流道和油池的高压冲击,提升液力缓器寿命;并在关闭液力缓器时,提升残余气体排放至大气的速度,缩短液力缓器的关断时间。
  • 一种液力缓速器汽车
  • [发明专利]基于递推岭ELM的填料塔载点预测方法-CN201310390400.3无效
  • 刘毅;高增梁;张明涛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3-08-30 - 2013-12-18 - G06F19/00
  • 基于递推岭ELM的填料塔载点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散堆填料塔实验中与载点相关的数据,作为建模所需的样本集,分析数据特征及影响载点的因素,确定载点模型的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由于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保证建立模型的可靠性,首先要对数据预处理;归一化是神经网络等建模方法常采用的预处理方法,即把数据值都转化为[0,1]区间的数,此处采用的是对数归一化法;根据载点速归一化之后的数据特点,对不同类型的散堆填料,快速建立载点预测的RRELM模型;应用建立的RRELM模型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进行反归一化,最终计算得到载点的预测值。
  • 基于递推岭elm填料塔载点气速预测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