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8081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产O-乙酰L-高丝氨酸菌株发酵方法-CN202011004123.4在审
  • 柳志强;刘鹏;张博;牛坤;郑裕国 - 浙江工业大学
  • 2020-09-22 - 2020-12-18 - C12P13/06
  • 本发明属于代谢改造菌株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优化后的产O‑乙酰L‑高丝氨酸菌株发酵方法,所述产OAH菌株的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初始甘油浓度为37.46g/L,氯化铵浓度为3.43g/L,酵母粉浓度为6.82g本发明首先用Plackett‑Buman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粗甘油浓度、氯化铵浓度和酵母粉浓度三个影响大的因素,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培养条件等。本发明以粗甘油为碳源得到的发酵液的O‑乙酰‑L‑高丝氨酸产量为7.01g/L,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66.5%。此外,以等量的纯甘油为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发酵实验,发酵液的O‑乙酰‑L‑高丝氨酸的含量可以达到9.42g/。根据模型求出的最优条件配制培养基,对模型进行5L发酵罐中发酵验证,分别以纯甘油和粗甘油为碳源,重组大肠杆菌E.coli‑OAH在30℃条件下发酵48h后,OAH的水平分别达到9.21g/L和6.81g/
  • 一种乙酰丝氨酸菌株发酵方法
  • [发明专利]南洋楹无性系组织培养的方法-CN201610012823.5有效
  • 晏姝;韦如萍;胡德活;王润辉;郑会全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2016-01-05 - 2017-12-05 - A01H4/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洋楹无性系组织培养的方法,该方法以南洋楹优良母树种子通过无菌育苗技术获得的无菌苗作为外植体或者采用南洋楹优良母树的萌芽条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经过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以后,再移栽至育苗基质中培育该方法对诱导增殖流程、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炼苗等技术环节进行了优化。通过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胞分裂素6‑BA,在增殖培养时先将组培苗通过28~35天自然散射光培养,将生根与炼苗结合进行,植株移栽时在晴天下午4点半以后或阴天移植,且对各培养基的组分进行优化等有效减少了幼苗玻璃化、黄化现象以及无效愈伤组织的产生,提高了增殖倍率以及成苗率,缩短培养周期,使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 南洋无性组织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嘌呤的发酵生产工艺-CN201910939629.5在审
  • 权春善;刘宝全;金梅姝;郭斌梅;陈苛蒙;金黎明;俞勇;郑立 - 大连民族大学
  • 2019-09-30 - 2020-03-06 - C12P17/18
  • 该发酵生产工艺优化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 sp.JIN118进行活化,得到单一菌落;(2)进行种子液扩大培养,得到种子液;(3)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4)对发酵液进行离心、萃取,进行初级分离,获得嘌呤纯品;(5)单因素试验初步优化嘌呤的发酵生产工艺;(6)正交实验确定最优的发酵生产工艺条件。本发明涉及到的发酵工艺大幅提高了嘌呤的产量,经优化后嘌呤的产量由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的4.76mg/L提高到17.88mg/L,具有发酵产率高、周期短、条件容易控制等优点,解决了化学合成法合成嘌呤耗费大量有机溶剂
  • 嘌呤发酵生产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的优化分离方法-CN202210504188.8在审
  • 王育鹏;魏竹钰;刘中玉;王娴 -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中科艾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5-10 - 2022-07-22 - C12N1/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的优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稀释样品液;S2:分离培养;厌氧条件培养40‑45小时后在移至好氧条件培养6‑8小时,S3:菌株初筛;S4:菌株复筛。本发明在分离培养中进行好氧培养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各菌种在形态上的分离和纯化难度,提高了双歧杆菌的活菌数量和纯化率。分离培养后,进过菌株初筛和菌株复筛两道工序,初筛时将菌落直径/透明圈直径值较大的筛选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菌株复筛工作,复筛是通过LB培养基和复筛培养基进行分步培养,以保证分离的充分性,提升均值的纯化效果
  • 一种益生菌优化分离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