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光拍片机过载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3266.8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张立良;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软讯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07 | 分类号: | H03K19/007;H03K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光拍片机过载保护电路,包括光耦合芯片PC1,光耦合芯片PC1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R1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T1反馈信号通过导线与光耦合芯片PC1的2号引脚相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光耦合芯片PC1的1号引脚相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光耦合芯片PC1的2号引脚相连接,光耦合芯片PC1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合芯片PC1的4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电阻R2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4与反相器芯片U1A的1号引脚相连接,反相器芯片U1A的2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A的1号引脚相连接,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A的2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1B的4号引脚相连接,实现了同时对三路反馈信号进行处理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光耦合芯片 芯片 反相器 电阻 过载保护电路 两输入与非门 二极管 支路 电源端子 反馈信号 阴极 本实用新型 阳极 引脚接地 三路 | ||
【主权项】:
1.一种X光拍片机过载保护电路,包括光耦合芯片PC1、T1反馈信号、二极管D1、二极管D3、二极管D5、T2反馈信号、T3反馈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芯片PC1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R1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所述T1反馈信号通过导线与光耦合芯片PC1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光耦合芯片PC1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光耦合芯片PC1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光耦合芯片PC1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光耦合芯片PC1的4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电阻R2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4与反相器芯片U1A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1A的2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A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A的2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1B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1B的3号引脚通过电阻R6以及电阻R3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A的3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或门芯片U4A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4A的2号引脚接地,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4A的3号引脚与四输入与非门芯片U7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光耦合芯片PC2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R8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所述T2反馈信号通过导线与光耦合芯片PC2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光耦合芯片PC2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光耦合芯片PC2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光耦合芯片PC2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光耦合芯片PC2的4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电阻R9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11与反相器芯片U1C的5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1C的6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B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B的5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1D的8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1D的9号引脚通过电阻R13以及电阻R10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B的6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或门芯片U4B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4B的5号引脚接地,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4B的6号引脚与四输入与非门芯片U7的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光耦合芯片PC3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R14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所述T3反馈信号通过导线与光耦合芯片PC3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光耦合芯片PC3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与光耦合芯片PC3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光耦合芯片PC3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光耦合芯片PC3的4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电阻R15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电阻R17与反相器芯片U1E的1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1E的10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C的9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C的10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1F的1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1F的13号引脚通过电阻R19以及电阻R16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所述两输入与非门芯片U3C的8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或门芯片U4C的9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4C的10号引脚接地,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4C的8号引脚与四输入与非门芯片U7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A的1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1B的4号引脚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导线与两输入或门芯片U5B的4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A的2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1D的8号引脚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导线与两输入或门芯片U5C的9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A的3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三输入与非门芯片U8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B的5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1F的12号引脚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导线与两输入或门芯片U5C的10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B的6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三输入与非门芯片U8的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C的8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6A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6A的2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两输入或门芯片U5D的12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D的13号引脚接地,所述两输入或门芯片U5D的11号引脚通过导线与三输入与非门芯片U8的1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三输入与非门芯片U8的12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6B的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6B的4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四输入与非门芯片U7的5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四输入与非门芯片U7的1号引脚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2A的1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2A的2号引脚第一支路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2D的9号引脚相连接,第二支路通过导线与反相器芯片U2B的3号引脚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2B的4号引脚通过反相器芯片U2C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通过电阻R7与电源端子VCC相连接,所述反相器芯片U2D的8号引脚引出过载信号输出端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软讯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软讯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81326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测试与修调的光电感应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快速低功耗单端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