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两足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7615.X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燕;谢明娟;张丹;杨崇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式两足行走机构,包括支架平台和两足,足为平面四连杆机构,两足分设在支架平台相对的两侧,足与支架平台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一端与支架平台通过转动副I枢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足通过转动副II枢接,平面四连杆机构由四连杆通过多个转动副III枢接而成;转动副I、转动副II及至少一转动副III均通过独立驱动件驱动。本发明结构对称,以平面四连杆机构作为两足,利用平面四连杆机构的变形特点,通过控制电路板对各舵机的分时控制,实现变宽度直行、侧走、转向等多模式,适应性好,极具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平面四连杆机构 两足 支架平台 多模式 枢接 行走机构 控制电路板 变形特点 独立驱动 分时控制 结构对称 连杆连接 四连杆 舵机 直行 驱动 应用 | ||
【主权项】:
1.多模式两足行走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架平台和两足,所述足为平面四连杆机构,两足分设在所述支架平台相对的两侧,所述足与所述支架平台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支架平台通过转动副I枢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足通过转动副II枢接,所述平面四连杆机构由四连杆通过多个转动副III枢接而成;所述转动副I、转动副II及至少一转动副III均通过独立驱动件驱动;所述平面四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其包括远离支架平台的杆I,与杆I平行的杆II及相互平行的杆III、杆IV;所述杆I上安装有与行走界面接触的被动轮;由独立驱动件驱动的转动副III位于杆II与杆III的连接处;所述独立驱动件包括与转动副I连接的舵机I、与转动副II连接的舵机II、与由独立驱动件驱动的转动副III连接的舵机III;所述舵机I与所述支架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舵机II安装在杆II上;所述舵机III安装在杆III上;所述舵机I、II及III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由控制电路板控制舵机I、II及III以实现机构的多模式运动;当多模式两足行走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支架平台位置最高且与两足垂直;多模式包括变宽度直行、侧走、转向多种运动模式;变宽度直行运动模式:首先在初始状态下根据环境障碍物的变化,通过对转动副I和转动副II进行调节,机构变换成不同形态,再将两侧下端的平面四连杆机构作为移动机构,通过控制两足转动副III交替转动,足变形,实现机构的变宽度直行;侧走运动模式:转动副I及转动副III不转动,交替转动两足的转动副II,实现机构的横向即侧走运动;转向运动模式:在变宽度直行运动模式下,通过调节两足转动副III的转动角度,即通过两足的移动速度差以实现机构的转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4761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板气密性检测装置的自动上下料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工件高效中转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