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快速点云边界提取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7286.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瑞;蔡青;孙伟;刘佳;朱利丰;宋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N9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快速点云边界提取方法。获取点云数据,建立拓扑关系做平滑处理;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选出所有局部结构的最优特征点,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保留N个最优特征点,返回最优模型;通过点云数据点k邻域内点分布的均匀程度找出最优模型中所有边界特征点,完成边界提取。与传统点云边界提取方法相比,该提取方法减少了点云边界提取的计算量,效率较高。由于引入了惯性权重,可控制前一速度对当前速度的影响。通过调整惯性权重子的大小,可以避免群体陷入局部最优点,提高计算精度,有效逼近真实物体边界效果更好。 | ||
搜索关键词: | 边界提取 点云 粒子群算法 最优模型 特征点 改进 边界特征 点云数据 惯性权重 局部结构 平滑处理 随机抽样 拓扑关系 真实物体 计算量 可控制 数据点 通过点 最优点 邻域 内点 逼近 返回 引入 保留 群体 | ||
【主权项】:
1.一种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快速点云边界提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点云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过滤与表面重建、平面分割与边界提取,具体如下:步骤1、获取点云数据,建立离散点间拓扑关系;对给定点云数据进行采样;步骤2、利用滤波函数对数据点集先进行平滑处理;滤波后采用插值法猜测原始表面;步骤3、在提取点云模型边界前,基于平面特征研究三维点云信息的场景分割,其中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不断迭代,选取出种子点以确定平面参数初值,迭代公式为:
Pi(t+1)=Pi(t)+Vi(t)Vi(t+1)为粒子i在t+1时刻的速度;w称为惯性权重,其大小决定了对粒子当前速度继承的多少;Vi(t)为粒子i在t时刻的速度;γ1表示每个粒子靠向全局最优位置的加速权重;γ2表示每个粒子靠向个体最优位置的加速权重;γ3表示每个粒子靠向最佳叶节点的加速权重;R1、R2与R3是介于(0,1)之间的随机数常量,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
为全局最优位置,具体指整个群体中目前具有最佳适应度粒子的位置;Pi(t)为粒子i在t时刻的位置;Pio(t)为个体最优位置,指每一个粒子迄今为止所经历的最佳位置,即具有最佳适应度时所处的位置;
为最佳叶节点的适应值;Pi(t+1)为粒子i在t+1时刻的位置;其中系数γ1、γ2与γ3也被称为学习因子,该学习因子使得粒子具有自我总结和向群体中优秀个体学习的能力,从而向种群内或邻域内最优点靠近;对每个局部结构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选出最优的特征点,通过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进行模型参数估算,保留N个最优的特征点,返回最优的模型,最后将匹配的结果进行整合;步骤4、进行边界提取;利用点云数据点k邻域内点分布的均匀程度来判断边界特征点;设定阈值,超过阈值为边界特征点,反之则是内部点;计算点与其k个近邻点组成的向量之间的夹角,然后个夹角进行排序,计算连续夹角间的最大差值,将这个差值与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则该点就为边界点,否则不是;将点S与其k邻域点投影到最小二乘平面上;设k邻域点为Mj(j∈[0,k‑1]),SMj为基准向量;取k邻域点任意点Mi(i∈[0,k‑1],i≠j),作其对应向量SMi;计算二者之间的夹角εi(εi∈[0,π]),同时计算对应叉积向量ni=SMi×SMj;若ni·nj<0,εi=εi+π;若ni·nj>0,则εi不变;另s=(ε0,ε1,…,εk‑1),并由大到小排序;加入两个极值后得到新的序s=(0,ε0',ε1',…,εk‑1',2π),求相邻线段间的夹角Li(i∈[0,k]),令最大值为Lmax,若Lmax超过阈值,则点S为边界特征点;找出所有边界特征点,完成边界提取。步骤3中所述粒子的粒子群不断调整的过程具体如下:a.初始化三维点集Q,设Q=Qα,β=(xα,β,yα,β,zα,β)(α=0,…,p;β=0,…,q),其中α、β分别表示三维数据点矩阵的行序号和列序号,p、q分别表示为点矩阵行序号与列序号最大值;x、y、z为数据点的三维坐标;b.将所有粒子初始化为某个范围内的均匀分布随机值,每一个粒子都包含了位置向量和速度向量;w的取值在整个搜索过程中呈随机动态变化,阈值为[0.4,0.9];通常γ1、γ2与γ3的取值范围为(0,4);R1、R2和R3为(0,1)间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通过随机函数生成;c.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d.将粒子进行编号分组,比较同组的叶子节点,记录最优叶子节点位置;e.当前组最优叶子节点值与当前个体最优值比较:如果当前的结果是比个体最优值好,设置个体最优位置等于当前位置值;f.找到个体最优的最小值与全局最优值比较:如果当前最小值小于全局最优值,设置全局最优值等于当前最小值,全局最优值的位置等于个体最优值的位置;g.如果全局最优最小值小于规定的阈值,计算将被终止,否则更新Vi(t+1)、Pi(t+1)中描述的位置和速度;h.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终止条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72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代身份证照片的人像背景智能全自动替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