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猴头菇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397.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兵;彭源德;洪益秋;谢纯良;严理;朱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忠食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蔡苗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真菌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猴头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猴头菇的栽培方法。一种猴头菇栽培基质,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干料制成:红麻骨45%‑60%,木屑15%‑30%,麸皮18%‑20%,玉米粉3%‑5%,石膏1%‑2%。本发明提供的红麻骨配合木屑栽培猴头菇的高产基质,红麻骨来源丰富,易于收集,成本低廉,能缓解栽培原料紧缺,实现原料本地化,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采用液体菌种进行瓶栽,省去原种、栽培种制作环节,并且菌丝生长速度快,能够显著减少栽培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栽培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 ||
所述红麻骨选用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的红麻骨;
进一步地,所述红麻骨的粒径为2‑5m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猴头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所述的干料取各组分,备用;
所述红麻骨粉碎后与所述木屑均加水预湿;
其他组分与预湿的红麻骨和木屑混合,加水混匀,得到含水量为65%‑68%的湿料;
所述湿料装入容器,经灭菌,得到所述猴头菇栽培基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猴头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菌瓶,1000‑1100mL菌瓶装所述湿料700‑850g。5.一种猴头菇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葡萄糖20±1g/L,麦麸20±1g/L,玉米粉20±1g/L,酵母粉5±0.2g/L,蛋白胨2±0.1g/L,KH2PO4 1.5±0.1g/L,硫酸镁0.75±0.05g/L,pH 5.5‑6.0。6.一种猴头菇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猴头菇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菇菌种进行发酵,发酵前期通气量为0.5±0.05v/v,生长旺盛期通气量为0.8±0.05v/v,整个过程中温度控制为24±1℃,共培养6‑8天即得。7.一种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权利要求3或4提供的猴头菇栽培基质进行接种;
经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采收得到所述猴头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菌瓶接种量为10‑15mL权利要求6制得的猴头菇种子液。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培养采用避光培养,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1‑23℃,相对湿度为65%以下,培养过程中通风,至菌丝长满菌瓶。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猴头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管理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培养,温度控制在16‑18℃,空气相对湿度85%‑95%,控制CO2浓度低于800ppm,当子实体肉质坚实、色白,表面菌刺长度达0.5±0.1cm采收;进一步地,共采收2‑3潮,每次采收后把菌瓶表面清理干净,避光培养2‑3天,光照培养,空气相对湿度调整为70%‑80%,养菇5‑6天后进入下一潮出菇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忠食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忠食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13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