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辅助理疗护理智能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2041.9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3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倪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敏芳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N2/08;A61M35/00;A61H15/02;A61F7/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外科辅助理疗护理智能机器人,包括行走支撑装置、下压吸取装置、两个按摩装置和旋转机械手装置,所述的下压吸取装置安装在行走支撑装置的顶部下端面上,下压吸取装置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按摩装置,旋转机械手装置位于按摩装置的左侧,旋转机械手装置安装在行走支撑装置上。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人工拔火罐工作时存在的无法自动对火罐进行自动抓取推送、人工拿取火罐时容易掉落、需要人工调节红花油的喷洒位置、无法自动对人体背部进行喷洒红花油、需要人工对人体的背部进行按摩、无法在拔罐时进行输液等工作等难题;可以实现自动针对不同人员进行自动拔火罐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辅助 理疗 护理 智能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神经外科辅助理疗护理智能机器人,包括行走支撑装置(1)、下压吸取装置(2)、两个按摩装置(3)和旋转机械手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吸取装置(2)安装在行走支撑装置(1)的顶部下端面上,下压吸取装置(2)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按摩装置(3),旋转机械手装置(4)位于按摩装置(3)的左侧,旋转机械手装置(4)安装在行走支撑装置(1)上;其中:所述的行走支撑装置(1)包括两个行走支撑板(11)、三个行走轮(12)、行走电动滑块(13)、行走支柱(14)、两个支撑支链(15)、行走顶板(16),两个行走支撑板(11)对称布置,行走支撑板(11)为长方体结构,每个行走支撑板(11)的底部上均安装有三个行走轮(12),每个行走轮(12)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支链(15),支撑支链(15)安装在行走支撑板(11)上,每个行走支撑板(11)的顶部均安装有一个行走电动滑块(13),行走顶板(16)通过行走支柱(14)安装在行走电动滑块(13)上,行走支柱(14)为伸缩结构;所述的下压吸取装置(2)包括吸取电动滑块(21)、并联机构(22)、气泵(23)、出气管(24)、导气管(25)、吸嘴(26)、三个下压推杆(27)、下压套(28)、四个下压支链(29)、四个套筒推杆(210)、移动套筒(211),吸取电动滑块(21)安装在行走顶板(16)的底部上,吸取电动滑块(21)上安装有并联机构(22),气泵(23)通过泵座安装在并联机构(22)上,出气管(24)安装在并联机构(22)与气泵(23)之间,导气管(25)位于并联机构(22)的下方,导气管(25)的顶部与出气管(24)的底部相连接,吸嘴(26)安装在导气管(25)的底部上,三个下压推杆(27)对称安装在并联机构(22)的底部上,三个下压推杆(27)的顶部上安装有下压套(28),四个下压支链(29)对称分布在下压套(28)的底部,下压支链(29)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下压套(28)的底部相连接,下压支链(29)的外侧设置有移动套筒(211),移动套筒(211)为空心圆柱结构,四个套筒推杆(210)对称分布在移动套筒(211)的顶部,套筒推杆(210)安装在下压套(28)与移动套筒(211)之间;所述的按摩装置(3)包括按摩支柱(31)、按摩连接架(32)、按摩支撑座(33)、按摩滑动块(34)、按摩机构(35)、移动杆(36)、红花油盒(37)、移动支撑板(38)、喷油机构(39)、两组侧出料管(310)、底出料管(311)、开关阀(312)、两个滑动架(313),按摩推杆(314)、按摩连接板(315)和按摩推杆支撑架(316),按摩支柱(31)安装在并联机构(22)的底部上,按摩支撑座(33)通过按摩连接架(32)安装在按摩支柱(31)上,按摩支撑座(33)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按摩支撑座(33)的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按摩连接块,且每个按摩连接块上均设置有一个U形槽,按摩按摩滑动块(34)位于按摩支撑座(33)内,按摩滑动块(34)的左右两端均为滑块结构,按摩滑动块(34)的滑块结构与按摩支撑座(33)上设置的滑槽相配合连接,按摩滑动块(3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侧出料槽,两个侧出料槽的位置相对称,按摩滑动块(34)的中部设置有正出料槽,按摩机构(35)安装在按摩滑动块(34)的底部上,按摩支撑座(33)上每个按摩连接块的U形槽内均设置有一个移动杆(36),移动杆(36)的底部安装在按摩滑动块(34)上,按摩推杆(314)的顶部通过按摩连接板(315)与按摩滑动块(34)的后端相连接,按摩推杆(314)的中部通过按摩推杆支撑架(316)安装在按摩支撑座(33)的后端上,红花油盒(37)的顶部与按摩支柱(31)的底部相连接,红花油盒(37)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移动支撑板(38)通过滑动架(313)与红花油盒(37)相连接,滑动架(313)的内侧端为滑块结构,滑动架(313)的滑块结构与红花油盒(37)上的滑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两组侧出料管(310)均通过开关阀(312)对称安装在红花油盒(37)的侧面上,且侧出料管(310)位于红花油盒(37)上滑槽的下方,侧出料管(310)下端穿过移动支撑板(38),侧出料管(310)的底部为花洒结构,底出料管(311)均通过开关阀(312)均匀安装在红花油盒(37)的底部上,底出料管(311)的下端穿过移动支撑板(38),底出料管(311)的底部为花洒结构,两组侧出料管(310)与底出料管(311)均为柔性管,按摩滑动块(34)上设置的两个侧出料槽的位置与两组侧出料管(310)的位置一一对应,按摩滑动块(34)设置的正出料槽的位置与底出料管(311)的位置相对应,移动支撑板(38)的底部上安装有喷油机构(3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敏芳,未经倪敏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020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