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光晶体通光面法线与晶体光轴的夹角测量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7302.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杰;鲁棋;周游;王圣浩;徐天柱;王微微;邵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光晶体通光面法线与晶体光轴的夹角测量装置和方法,该装置中的主要元件包括:线偏振光激光器、第一透镜、小孔光阑、第二透镜、分光镜、平面反射镜、接收屏、第三透镜、一维精密电动位移台、第四透镜、线偏振片、第五透镜、图像探测器和计算机,装调光路须用到数字光电自准直仪和一块平行度为1″的平行平板玻璃等。本发明实现了待测电光晶体非接触式无损检测,克服了现有方法中的晶体易产生划痕、测量装置难以搭建和锥光干涉图难以分析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更换不同F数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可对不同厚度的电光晶体进行测量。本发明测量的数据重复性很好,与现有的X射线晶体定向仪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在30″以内。 | ||
搜索关键词: | 电光 晶体 光面 法线 光轴 夹角 测量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光晶体通光面法线与晶体光轴的夹角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器(1)、第一透镜(2)、小孔光阑(3)、第二透镜(4)、分光镜(5)、接收屏(6)、平面反射镜(7)、第三透镜(8)、一维精密电动位移台(9)、待测电光晶体(10)、第四透镜(11)、线偏振片(12)、第五透镜(13)、图像探测器(14)和计算机(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1)为线偏振光激光器(1),沿所述的线偏振光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方向依次是所述的第一透镜(2)、小孔光阑(3)、第二透镜(4)和分光镜(5),该分光镜(5)将入射光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在所述的反射光方向上放置所述的平面反射镜(7),该平面反射镜(7)又将光线反射经所述的分光镜(5)到达所述的接收屏(6)上;在所述的透射光方向依次放置所述的第三透镜(8)、待测电光晶体(10)、第四透镜(11)、线偏振片(12)、第五透镜(13)和图像探测器(14),所述的第三透镜(8)被固定在所述的一维精密电动位移台(9)上,所述的线偏振片(12)的检偏方向与所述的线偏振光激光器(1)出射光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图像探测器(14)的输出端与所述的计算机(1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分光镜(5)、接收屏(6)、平面反射镜(7)和待测电光晶体(10)组成泰曼格林型干涉系统;所述的第三透镜(8)和第四透镜(11)的口径相同、焦距相同且在光路上严格共轭,所述的第三透镜(8)和第四透镜(11)的F数与所述的待测电光晶体(10)的厚度d的关系为:2F≤d≤3F;所述的线偏振光激光器(1)的出射光束、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4)、第三透镜(8)和第四透镜(11)同光轴;所述的第三透镜(8)可被所述的一维精密电动位移台(9)移出和移入光路,且所述的第三透镜(8)每次被所述的一维精密电动位移台(9)移入光路后都在同一位置,用平行度为1″的平行平板玻璃(16)对平面反射镜(7)、第三透镜(8)、第四透镜(11)和待测电光晶体(10)进行姿态调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1730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