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葫芦起吊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3496.9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宁;张建峰;魏莎;张杰;王磊;张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08 | 分类号: | B66C9/08;F16F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葫芦起吊缓冲装置,有效的解决现有电动葫芦起吊时缓冲不足,导致缆绳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工字型梁,工字型梁前后两端的凹槽内各设有两个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轮,每个第一齿轮的前后两端面各设有一个与第一齿轮同心的转轮,每个转轮与第一齿轮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圆环槽,圆环槽内设有压簧,同侧的两个第一齿轮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齿轮,所述位于第一齿轮同侧的两个转轮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簧,第二齿轮的中心设有延伸轴,工字型梁的下方设有固定板,延伸轴的伸出端与固定板之间经第二拉簧连接,第二拉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伸缩杆,固定板上设有限位装置;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葫芦 起吊 缓冲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电动葫芦起吊缓冲装置,包括水平横置的工字型梁(1),工字型梁(1)前后两端的凹槽内各设有两个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轮(2),位于工字型梁(1)同侧的两个第一齿轮(2)间隔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第一齿轮(2)的前后两端面各设有一个与第一齿轮(2)同心的转轮(3),转轮(3)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2)的直径,转轮(3)与第一齿轮(2)经轴连接并可产生相对转动,每个转轮(3)与第一齿轮(2)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圆环槽(4),圆环槽(4)内设有压簧(5),压簧(5)的一端固定在置于圆环槽(4)内的挡块(6)上,压簧(5)的另一端经销轴(7)固定在第一齿轮(2)上,同侧的两个第一齿轮(2)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同时与两个第一齿轮(2)相啮合;所述位于第一齿轮(2)同侧的两个转轮(3)之间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拉簧(9),第二齿轮(8)的中心设有延伸轴(11),延伸轴(11)的伸出端置于工字型梁(1)的外侧,工字型梁(1)的下方设有水平放置的固定板(12),延伸轴(11)的伸出端与固定板(12)之间经第二拉簧(13)连接,第二拉簧(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伸缩杆(14),第一伸缩杆(14)的上端与延伸轴(11)相连接,第一伸缩杆(14)的下端与固定板(12)相连接,第一伸缩杆(14)不能相互分离;所述工字型梁(1)的下端开设有通槽(15),通槽(15)的开口端朝下,通槽(15)内设有多个螺纹杆(16),螺纹杆(16)可沿通槽(15)左右移动,螺纹杆(16)上套装有与螺纹杆(16)相配合的螺母(17),螺纹杆(16)螺纹升角大于螺纹杆(16)与螺母(17)所形成的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螺母(17)的上端面与工字型梁(1)的下端面滑动连接,固定板(12)的上下运动带动螺纹杆(16)在螺母(17)的作用下转动,螺纹杆(16)的下端套装有棘轮(18),棘轮(18)外侧设有固定在固定板(12)上端面的棘爪(19),棘轮(18)与棘爪(19)始终保持同一水平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6349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