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搅拌头供电辅助复合式双轴搅拌摩擦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2706.1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张鹏;李靖祥;董渊哲;董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搅拌头供电辅助复合式双轴搅拌摩擦焊接方法,采用搅拌摩擦头作为电阻热源的电极,通过直流开关电源给待焊工件内部提供高密度电流,给高速旋转的搅拌头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提供电阻辅助热源;高速旋转的搅拌头扎入接缝两侧,通过轴肩对接缝处金属施加顶锻压力,使接缝处的金属材料软化;搅拌头使接缝处的金属组织在搅拌作用下达到塑化状态,同时采用超声波激振器对塑化的金属进行微锻处理,使接缝处的金属组织晶粒细化;搅拌头沿着接缝的方向向前进给运动,塑化的金属在搅拌头的搅拌及挤压作用下,不断填充到搅拌针移动后所形成的空腔中,并逐渐冷却凝固形成焊缝;本发明减轻搅拌头的磨损,增大焊接厚度,提高焊接速率,减少焊接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供电 辅助 复合 式双轴 摩擦 焊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搅拌头供电辅助复合式双轴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第一待焊工件(1)和第二待焊工件(2)装夹固定在焊接工作台上,第一待焊工件(1)和第二待焊工件(2)之间的接缝间隙为0~0.6mm,焊接工作台及工件夹具需要进行绝缘处理;2)第一待焊工件(1)、第二待焊工件(2)、第一搅拌头(3)、第二搅拌头(4)通过第一搅拌头(3)、第二搅拌头(4)连接的碳刷(7)用导线(8)和直流开关电源(5)连接形成闭合电流回路,直流开关电源(5)上电,高速旋转的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分别扎入第一待焊工件(1)和第二待焊工件(2)接缝的两侧,轴肩(b)对接缝处施加顶锻压力,电流流过待焊工件内部产生电阻热,使第一待焊工件(1)和第二待焊工件(2)接缝处的金属材料软化,直流开关电源(5)提供500~2000A的电流,电压为3~20V;3)高速旋转的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使接缝处的金属组织在搅拌头的搅拌摩擦作用下达到塑化状态,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的转速为500~1500转/分钟;同时,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上连接的超声波激振器(6)打开,沿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轴线A‑A方向对接缝处塑化的金属进行微锻处理,使焊缝处的金属组织晶粒得到细化;然后,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沿着接缝的方向向前进给运动,进给速度为50~300mm/min,塑化的金属在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的搅拌及挤压作用下,不断填充到搅拌针(a)移动后所形成的空腔中,并逐渐冷却凝固形成最终焊缝(1‑2),从而完成第一待焊工件(1)和第二待焊工件(2)接缝的搅拌摩擦焊接;所述的第一搅拌头(3)和第二搅拌头(4)由搅拌针(a)、轴肩(b)、导电芯(c)、绝缘层(d)和夹持区(e)组成,搅拌针(a)、轴肩(b)、夹持区(e)采用工具钢制成,其中,搅拌针(a)为锥形的且锥面上有凹槽,使处于高塑性状态的金属保持上下运动的同时,沿着搅拌针(a)从前向后流动;轴肩(b)为平面型的,加热和软化被焊接材料、包拢金属并对焊缝施加顶锻压力,促使焊缝成形光滑平整;导电芯(c)由铜包钢或者铝复铁的耐高温高强度复合导电材料制成,镶嵌在搅拌头的内部,近搅拌针(a)的一端作为电阻热源的电极,另一端保持与碳刷(7)滑动接触,保证构成闭合电流回路;绝缘层(d)由陶瓷耐高温、耐磨绝缘材料制成;夹持区(e)或者搅拌头夹具需要进行绝缘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727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7)
- 下一篇:雨靴(提把橡胶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