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量吡啶氮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2241.1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煜;谢易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含量吡啶氮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a)使三聚氰胺与甲醛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含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混合溶液;(b)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在90~98℃搅拌加热1~3小时,进行离心分离,倾掉上层清液,并干燥剩余产物;所述三聚氰胺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2.5~25:1;(c)将干燥后的所述剩余产物置于惰性气体气氛中在500~900℃进行碳化处理即可。使得碳材料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以及钾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高含量的吡啶氮掺杂大大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在材料表面产生很多缺陷,为钾离子提供了很多活性位点,并且扩大了材料的层间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吡啶 掺杂 多孔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高含量吡啶氮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使三聚氰胺与甲醛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含有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混合溶液;(b)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在90~98℃搅拌加热1~3小时,进行离心分离,倾掉上层清液,并干燥剩余产物;所述三聚氰胺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2.5~25:1;(c)将干燥后的所述剩余产物置于惰性气体气氛中在500~900℃进行碳化处理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6224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铁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新型配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