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进车辆间安全保持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6045.8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9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叶奕辰;徐珊珊;席海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朱桢荣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进车辆间安全保持距离的计算方法,属于载运工具跟驰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为保证安全,提出降低事故可能性而延长的一个合理的保持距离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人车路多因素对安全车距的要求及影响,以降低事故概率为目标确定科学合理的行车间距,为行车预警系统优化奠定了基础,结合智能交通的发展,推动无人驾驶车辆开发,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进 车辆 安全 保持 距离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行进车辆间安全保持距离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加成距离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目标层和准则层,目标层是加成距离安全程度指标体系A,准则层包括主成分分析部分B1和层次分析法部分B2;主成分分析部分B1包括道路条件和交通影响,层次分析法部分B2包括社会影响、司机因素、避碰物特征和本车因素;步骤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成分分析部分B1进行分析,从而建立影响评估函数G1:其中,p表示一个样本中包含的评价指标的总数,h表示参与运算需要用到的主成分的个数,λg表示经计算后的相关矩阵的对应特征值,Fg表示经转换后的主成分;步骤三、采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层次分析法部分B2进行分析,从而建立影响评估函数G2:其中,wi表示对应指标的权重,Ci表示对应指标的实际取值;步骤四、根据步骤二获得的G1、步骤三获得的G2,建立加成距离综合评价模型T:T=W1G1+W2G2;其中,W1为主成分分析部分B1对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W2为层次分析法部分B2对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步骤五、根据步骤四确定的T,插值确定加成距离La,其中,Lc为紧急制动距离,LM为插入车辆的车身长度;步骤六、根据步骤五获得的La,计算出车辆间安全保持距离L:其中,Lb为遇到突发事件车辆进行的基本距离、是反应距离加上紧急制动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4604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