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并菲苯甲酰氧基炔苯炔苯桥连苝单亚胺二己酯的合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68780.1 申请日: 2017-04-22
公开(公告)号: CN107082762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2
发明(设计)人: 孔翔飞;张洲洋;宫宏康;陈浩;王桂霞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21/18 分类号: C07D221/1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1004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并菲苯甲酰氧基炔苯炔苯桥连苝单亚胺二己酯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为第一部分合成含碘苯基乙炔基苯甲酰氧基五己氧基苯并菲。第二部分是以苝四甲酸酐为原料,合成含炔苯基苝酰亚胺二酯衍生物。第三部分是将上述两部分得到的中间体通过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苯并菲氧羰基苯炔苯炔苯桥连苝单亚胺二己酯二元化合物。苯并菲及其衍生物目前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盘状液晶材料,而苝酰亚胺衍生物是一种优良的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本发明设计并合成含有电子给体‑桥‑受体结构的盘状液晶二元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可应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分子器件中。
搜索关键词: 菲苯甲酰氧基炔苯炔苯桥连苝单 亚胺 二己酯 合成 方法
【主权项】:
一种苯并菲苯甲酰氧基炔苯炔苯桥连苝单亚胺二己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4‑(3‑羟基‑3‑甲基‑1‑丁炔基)苯甲酸甲酯(化合物1)的合成将对1g溴苯甲酸甲酯,0.088g碘化亚铜,0.362g二氯化二(三苯基磷)合钯(II),0.122g三苯基膦加入三口瓶中,再加入0.5ml的3‑羟基‑3‑甲基‑1‑丁炔,24ml四氢呋喃和8ml三乙胺,氮气保护下,室温反应3.5小时。反应液用8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氯化铵溶液/20mL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层,减压蒸馏得粗产物。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柱进行提纯,洗脱液比例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0:1,得到化合物1,0.87g,产率87%,Mp 67‑68℃,IR(KBr)νmax(cm‑1):3298,2106,1585,1543,1390,621;1H NMR(CDCl3,400MHz)δ:7.98(dd,J=6.7,1.8Hz,2H,),7.48(dd,J=6.7,1.8Hz,2H),3.92(s,3H),2.03(s,1H),1.64(s,6H).(2)4‑(乙炔基)苯甲酸(化合物2)的合成将0.3g氢氧化钠,10mL正丁醇混合,110℃下搅拌回流,再加入0.4g的4‑(3‑羟基‑3‑甲基‑1‑丁炔基)苯甲酸甲酯,110℃下回流10分钟。冷却至室温,过滤得4‑(乙炔基)苯甲酸钠。将4‑(乙炔基)苯甲酸钠溶于水,稀盐酸酸化,有固体析出。用乙酸乙酯溶解并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4‑(乙炔基)苯甲酸。Mp.84‑85℃,IR(KBr)νmax(cm‑1):3298(C‑H),2106(C≡C),1585(C=O),1543,1390,621;1H NMR(400MHz,CDCl3)δ:12.72(s,1H),8.16(t,J=6.9Hz,2H),7.76(t,J=6.9Hz,2H),3.11(s,1H).(3)邻己烷氧基苯酚(化合物3)的合成将20g邻苯二酚、89.9g1‑溴代正己烷、73.5g无水碳酸钾、6.0g碘化钾和250mL无水乙醇,在85℃下回流反应60小时后,室温下抽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之后,在0.5mmHg的减压蒸馏情况下收集84℃的馏分,得到48g无色油状液体即化合物3,产率为96%。Bp:106±3℃,IR(KBr)νmax(cm‑1):1260,930;1H NMR(400MHz,CDCl3)δ:6.89(s,4H),3.99(t,J=6.9Hz,4H),1.83‑1.76(m,J=6.9Hz,4H),1.49‑1.31(m,12H),0.9(t,J=6.9Hz,6H).(4)邻二己烷氧基苯(化合物4)的合成取50g邻苯二酚、75g的1‑溴代正己烷、100g无水碳酸钾、3.8g碘化钾和500mL无水乙醇,85℃回流反应12小时后,室温下抽滤,滤液经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之后,0.5mmHg的减压蒸馏情况下收集140‑143℃的馏分,得到25.5克无色油状液体即化合物4,产率为29%。Bp 255±3℃,IR(KBr)νmax(cm‑1):1250,939;1H NMR(400MHz,CDCl3)δ:6.95‑6.82(m,4H),5.68(s,1H),4.02(t,J=6.9Hz,2H),1.83‑1.76(m,2H),1.48‑1.31(m,6H),0.91(t,J=6.9Hz,3H).(5)单羟基‑五己氧基苯并菲(化合物5)的合成取4.44g步骤(3)所得化合物3和1.56g步骤(4)所得化合物4溶于60mL二氯甲烷溶液中经恒压滴液漏斗滴加至80mL含有12.96g无水三氯化铁和8mL硝基甲烷的二氯甲烷溶液中,30分钟滴加完毕;然后将反应的温度保持在0℃‑3℃范围内恒温反应3小时后,加入50mL甲醇和25mL水终止反应,反应的混合物分别用15mL浓度为2mol/L稀盐酸洗涤两次,15mL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层,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除水后,经旋转蒸发仪除去溶剂,得到的粗产物用硅胶(200‑300目)柱层析提纯(淋洗液是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30‑1:15),得到2.14g棕黄固体即化合物5,产率为36%。Mp 47.7‑50.1℃,IR(KBr)νmax(cm‑1):3040,1240,837;1H NMR(400MHz,CDCl3)δ:7.96(s,1H),7.83(s,3H),7.82(s,1H),7.77(s,1H),5.91(s,1H),4.31‑4.19(m,10H),1.98‑1.90(m,10H),1.59‑1.40(m,30H),0.96‑0.92(m,15H).(6)2‑[4‑(乙炔基)苯甲酰氧基]‑3,6,7,10,11‑五(烷氧基)苯并菲(化合物6)的合成将0.28g单羟基苯并菲,0.11g的4‑(乙炔基)苯甲酸,0.15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0.0092g的4‑N,N‑二甲胺基吡啶加入12mL干燥的二氯甲烷中。室温搅拌24小时,过滤,将滤液旋干,用硅胶(200‑300目)柱层析提纯(淋洗液是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20‑1:15),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即化合物6。Mp 151‑152℃,IR(KBr)νmax(cm‑1):3734,3444,2927,2858,1723(C=O),1662,1591,1512,1433(C=C),1364,1262(C‑O‑C),1163(C‑O),1029,834,745,535;1H NMR(400MHz,CDCl3)δ8.32‑8.26(m,2H),8.22(s,1H),7.93(s,1H),7.90(s,1H),7.85(d,J=5Hz,2H),7.80(d,J=6.5Hz,1H),7.72‑7.67(m,2H),4.29‑4.21(m,11H),3.33(s,1H),1.96(m,9H),1.82‑1.75(m,2H),1.51‑1.19(m,27H),1.04‑0.91(m,14H),0.85(m,3H).(7)2‑[4‑(4碘苯基)乙炔基甲酰氧基]‑3,6,7,10,11‑五(己氧基)苯并菲(化合物7)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将干燥处理过的0.2g化合物6、0.1g的1,4‑二碘苯、6.1mg三苯基膦、2.2mg碘化亚铜和16.1mg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Ⅱ)加入干燥的三口瓶中,架好装置抽真空,充氮气,重复三次。然后在正压保护下,分别加入12mL四氢呋喃和4mL三乙胺。升温80℃,避光搅拌回流,反应过夜。冷却至室温,反应液用8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氯化铵溶液/20mL三氯甲烷萃取三遍,收集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柱提纯,得到化合物7(0.18g,产率78%)。Mp 120‑121℃.IR(KBr)νmax(cm‑1):3734,3444,2927,2858,1723(C=O),1662,1591,1512,1433(C=C),1364,1262(C‑O‑C),1163(C‑O),1029,834,745,535.1H NMR(400MHz,CDCl3)δ8.36‑8.26(m,2H),8.24(s,1H),7.92(d,J=10Hz,2H),7.88‑7.76(m,3H),7.74‑7.68(m,2H),7.59‑7.50(m,2H),7.50‑7.43(m,2H),4.43‑4.14(m,10H),2.07‑1.89(m,8H),1.85‑1.75(m,2H),1.66‑1.50(m,12H),1.50‑1.33(m,18H),1.02‑0.88(m,12H),0.85(t,J=7.0Hz,3H).(8)苝‑3,4,9,10‑四甲酸己酯(化合物8)的合成将3.5g苝‑3,4,9,10‑四甲酸二酐加到质量比为2.5%氢氧化钾水溶液400mL中,在70℃反应1.5小时。冷却至室温,抽滤,调节滤液pH=7,得到苝四甲酸钾。将14.72g 1‑溴己烷、1.45g四丁基溴化铵加到滤液中,在100℃反应6小时。冷却至室温,用体积比为1:3的水/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粗产物用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抽滤,减压过滤得到黄色粉末即化合物8,6.51g,产率95%;Mp>300℃;IR(KBr)νmax(cm‑1):3430,2930(C‑H),2850(C‑H),1730(C=O),1630,1460,1400,1270(C‑O),1170,1000,747;1HNMR(400MHz,CDCl3)δ:8.15(d,J=8.0Hz,2H),8.09(d,J=8.0Hz,2H),7.98‑7.93(m,4H),4.35(t,J=7.0Hz,8H),1.86‑1.80(m,8H),1.50‑1.37(m,24H),0.93(t,J=7.0Hz,12H)。(9)苝‑3,4‑二甲酸酐‑9,10‑二甲酸己酯(化合物9)的合成将6.51g化合物8完全溶于3.6ml甲苯和18.0ml正庚烷中后,加入1.54g对甲苯磺酸,95℃反应5小时,冰水冷却后抽滤,滤饼用体积比为1:4的二氯甲烷/甲醇重结晶,冰水冷却后抽滤,重复两次,得到红色固体3.88g即化合物9,产率79%;Mp>300℃;IR(KBr)νmax(cm‑1):3430,2920(C‑H),2850(C‑H),1730(C=O),1630,1290(C‑O),1150,1010,857,805,737;1HNMR(400MHz,CDCl3)δ:8.15(d,J=8.0Hz,2H),8.09(d,J=8.0Hz,2H),7.98‑7.93(m,4H),4.35(t,J=7.0Hz,4H),1.86‑1.80(m,4H),1.50‑1.37(m,12H),0.93(t,J=7.0Hz,6H)。(10)N‑(4‑碘苯基)苝亚胺二甲酸二己酯(化合物10)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加入干燥过的2.00g化合物9,3.03g 4‑碘苯胺,0.32g无水醋酸锌和20.00g咪唑,抽真空充氮气,重复三次。搅拌升温150℃,反应过夜,冷却至室温。反应物用体积比为1:3的水/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用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橙红色固体2.65g,产率98%。Mp:254‑255℃;IR(KBr)νmax(cm‑1):3450,2956,2856,1709,1667,1596,1511,1469,1366,1274,1177,1067,1012,961,809,778;1H NMR(400MHz,CDCl3)δ8.57(d,J=8.0Hz,2H),8.35(dd,J=8.2,4.5Hz,4H),8.07(d,J=8.0Hz,2H),7.90(d,J=8.4Hz,2H),7.14(d,J=8.4Hz,2H),4.35(t,J=6.8Hz,4H),1.83(q,J=7.2Hz,4H),1.46(m,4H),1.36(m,8H),0.97‑0.88(m,6H)。(11)N‑(4‑(3‑甲基硅基乙炔)‑苯基)苝亚胺二甲酸二己酯(化合物11)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将事先干燥处理过的0.1g化合物10,3.4mg三苯基膦,1.2mg碘化亚铜和9mg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Ⅱ)加入干燥的三口瓶中,再加入0.025g三甲基硅基乙炔,15mL四氢呋喃和5mL三乙胺。升温40℃,避光搅拌回流,反应过夜。冷却至室温,反应液用8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氯化铵溶液/20mL三氯甲烷萃取三遍,收集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柱提纯,得到红色固体即化合物11(0.09g,产率90%)。Mp>300℃;IR(KBr)νmax(cm‑1):3450,2956,2856,1717,1667,1595,1511,1469,1367,1276,1167,1062,1012,961,809,778;1H NMR(400MHz,CDCl3)δ8.57(d,J=8.0Hz,2H),8.35(dd,J=8.2,4.5Hz,4H),8.07(d,J=8.0Hz,2H),7.90(d,J=8.4Hz,2H),7.14(d,J=8.4Hz,2H),4.35(t,J=6.8Hz,4H),1.83(q,J=7.2Hz,4H),1.46(m,4H),1.36(m,8H),0.97‑0.88(m,6H),0.08(m,9H)。(12)N‑(4‑乙炔基苯基)苝亚胺二甲酸二己酯(化合物12)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将0.1g化合物11、0.15g碳酸钾加入烧瓶,再加入10mL甲醇和1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4小时。反应液用40mL水和10mL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层,减压蒸馏得粗产物。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柱进行提纯,洗脱液比例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为1:30,得红固体0.09g,产率91%;Mp>300℃;IR(KBr)νmax(cm‑1):3450,2956,2856,1712,1661,1596,1511,1471,1366,1274,1168,1067,1012,961,809,778;1H NMR(400MHz,CDCl3)δ8.57(d,J=8.0Hz,2H),8.35(dd,J=8.2,4.5Hz,4H),8.07(d,J=8.0Hz,2H),7.90(d,J=8.4Hz,2H),7.14(d,J=8.4Hz,2H),4.35(t,J=6.8Hz,4H),3.45(s,1H),1.83(q,J=7.2Hz,4H),1.46(m,4H),1.36(m,8H),0.97‑0.88(m,6H)。(13)苯并菲苯甲酰氧基炔苯炔苯桥连苝单亚胺二己酯(化合物13)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将事先干燥处理过的0.7g化合物7、0.3g化合物12、10.1mg三苯基膦、3.4mg碘化亚铜和27mg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Ⅱ)加入干燥的三口瓶中,架好装置抽真空,充氮气,重复三次。然后在正压保护下,分别加入15mL四氢呋喃和5mL三乙胺。升温80℃,避光搅拌回流,反应过夜。冷却至室温,反应液用8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氯化铵溶液/20mL三氯甲烷萃取三遍,收集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柱提纯,得到红色固体即化合物13(0.53g,产率82%)。Mp:251.8‑252.6℃,IR(KBr)νmax(cm‑1):3734,3445,2928(C‑H),2858,1716(C=O),1662,1591,1512,1433(C=C),1364,1262(C‑O‑C),1163(C‑O),1029,834,746,535.1H NMR(400MHz,CDCl3)δ8.47(s,2H),8.24(t,J=7.5Hz,2H),8.16‑7.99(m,4H),7.94(d,J=7.0Hz,2H),7.71‑7.64(m,4H),7.62(d,J=8.0Hz,2H),7.54(m,4H),7.49‑7.43(m,4H),7.35‑7.28(m,2H),4.35(t,J=7.0Hz,4H),4.15(m,11H),1.94(d,J=6.0Hz,10H),1.83(m,5H),1.62‑1.53(m,12H),1.44(m,40H),1.31‑1.18(m,10H).所述化学试剂和溶剂均为分析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878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溶剂红52染料的环保制备方法-201611074319.4
  • 陶一敏;周利霞;杨庆水 - 安徽清科瑞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6-11-29 - 2019-10-25 - C07D22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剂红52染料的环保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1‑甲胺基‑4‑溴蒽醌,随后依次加入对甲苯胺、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硫酸铜进行缩合反应,经离析、过滤、洗涤、烘干得中间体;(b)将所述中间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醋酸酐后升温进行酰化反应至终点;(c)向步骤(b)的产物中加入碱金属氢氧化物进行闭环反应至终点,经离析、过滤、洗涤、烘干即可。这样能够避免使用硫酸,减少大量废酸的产生,而且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精致提纯,生产周期相对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 一种酶催化提取纯化荷叶中荷叶碱的方法及其应用-201910663205.0
  • 王四旺;刘洋;李瑶 - 陕西康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7-22 - 2019-10-18 - C07D221/18
  •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酶催化提取纯化荷叶中荷叶碱的方法及其应用。一种酶催化提取纯化荷叶中荷叶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荷叶去除杂质后烘干,粉碎;(2)在粉碎后的荷叶粉中加入复合酶,搅拌;(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调pH为4.1‑6.8,置于超声清洗器中超声辅助酶解;(4)酶解后的混合物加入回流提取器中,回流提取,过滤,得提取液;(5)将提取液经减压浓缩,脱色,萃取,减压蒸干乙醇后,得荷叶碱的粗提取物;(6)将荷叶碱的粗提取物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收集洗脱液,萃取,结晶,即得高纯度荷叶碱。本发明能大幅度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荷叶碱粗提物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后纯度更高。
  • 萘亚胺衍生物及电子照相感光体-201611036627.8
  • 冈田英树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2016-11-23 - 2019-09-24 - C07D221/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萘亚胺衍生物及电子照相感光体。萘亚胺衍生物由通式(1)或通式(2)表示。通式(1)及(2)中,R1、R2及R3各自独立,并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10以下的烷基,其可以具有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以上14以下的芳基,碳原子数6以上14以下的芳基,其可以具有作为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以上10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3以上10以下的环烷基或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氧基。m表示0到4的整数。m表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若干个R2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化1】【化2】
  • 可电极化的化合物和电容器-201780034742.8
  • P·I·拉扎列夫;P·T·富路达;B·K·莎普;李炎 - 电容器科学股份公司
  • 2017-03-28 - 2019-04-16 - C07D221/18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以下通式的可电极化化合物:其中核心1为芳香多环共轭分子,其具有二维平台并且在柱状超分子中通过pi‑pi叠加而自组装;R1为与核心1连接的掺杂基团;R1基团的数量m为1、2、3或4。R2为包含一个或多个离子基团的取代基,其中所述的离子基团与核心1连接;离子基团R2的数量p为0,1,2,3或4。标记为NLE的片段具有非线性极化作用。核心2为在柱状超分子中通过pi‑pi叠加而自组装的导电低聚物,该低聚物的数量n为0,2或4。R3为包含一个或多个离子基团的取代基,其中所述的离子基团与核心2连接;离子基团R3的数量s为0,1,2,3或4。R4为电阻取代基,其提供所述的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并且使所述的柱状超分子彼此是电绝缘的。取代基R4的数量k为0,1,2,3,4,5,6,7或8。
  • 一种苝酰胺醇酯的合成方法-201811186490.3
  • 刘丽敏;石建军;刘杨 - 安徽理工大学
  • 2018-10-12 - 2019-03-01 - C07D22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N原子取代的苝酰亚胺醇酯的新型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苝酰胺单酸酐和卤代烷、脂肪醇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合成N原子取代的苝酰亚胺醇酯,这种合成方法收率能达到65%。同时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分离纯化容易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 一种金催化的茚酮并[1;2-c]喹啉合成方法-201710670343.2
  • 刘永祥;程卯生;彭肖石;付佳悦;林斌;肖建勇 - 沈阳药科大学
  • 2017-08-08 - 2019-02-26 - C07D221/18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串联环化氧化反应合成茚酮并[1,2‑c]喹啉的方法。反应通式如下所示,该方法的反应底物为含裸露氨基的不同取代的1,5‑烯炔,催化剂为Ph3PAuCl、Ph3PAuNTf2、HAuCl4、NaAuCl4、Ph3PAuOTf、Ph3PAuSbF6或IPrAuCl,反应所需的介质为甲苯、甲醇、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氢呋喃或乙腈中的一种。反应即可以通过微波加入促进反应,也可以通过搅拌进行。此反应在金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将串联环化和氧化反应一锅进行,生成一系列含茚酮并[1,2‑c]喹啉的化合物。该反应实验操作非常简单,副产物少,能达到较高的收率。
  • 双炔基桥联单苝酰亚胺二聚体n型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201810874883.7
  • 秦瑞平;郭得恩;杨纪恩;蒋玉荣 - 河南师范大学
  • 2018-08-03 - 2019-01-15 - C07D22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炔基桥联单苝酰亚胺二聚体n型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有机半导体n型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光电功能器件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双炔基桥联单苝酰亚胺二聚体n型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具体包括苝单酰亚胺N‑2‑辛基‑十二烷基‑双乙炔基‑苝单酰亚胺N‑2‑辛基‑十二烷基化合物的合成和苝单酰亚胺N‑2‑乙基‑己基‑双乙炔基‑苝单酰亚胺N‑2‑乙基‑己基化合物的合成,并具体公开了该双炔基桥联单苝酰亚胺二聚体n型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合成过程简单易行且产率较高,合成的双炔基桥联单苝酰亚胺二聚体n型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进而能够在光电功能器件中获得较好的应用。
  • 一种从乌药中分离去甲异波尔定的方法-201810828166.0
  • 唐其;陆英;张湘龙;朱仕豪 - 湖南农业大学
  • 2018-07-25 - 2019-01-11 - C07D22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乌药中分离去甲异波尔定的方法,经过制备乌药粗提取液、初步纯化和分离纯化乌药粗提取物,得到去甲异波尔定;本发明合理的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率、简便、快捷从乌药中提取得到去甲异波尔定的效果;并且提取得到的去甲异波尔定的纯度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取效率高,提取过程去甲异波尔定的损耗率低,具有优异的发展前景。
  • 一种含氮杂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610570308.9
  • 刘喜庆;蔡辉 - 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7-20 - 2018-12-25 - C07D221/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氮杂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通过优化分子结构设计,本发明所得到的含氮杂环类衍生物具有更好的成膜性及其薄膜的热稳定性,可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尤其是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空穴传输材料,能够有效提高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优于现有常用OLED器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氮杂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
  • 一种取代氮杂苯并蒽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201810683695.6
  • 李民;洪亮;刘培庆;伏园园;徐杰成;顾琼;钟国平 - 中山大学
  • 2018-06-28 - 2018-12-21 - C07D22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代氮杂苯并蒽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具有式Ⅰ所示结构。其中,R1,R2,R3,R4取代基独立选自H、卤素、‑CF3、‑CN、‑NO2、‑OH、‑NH2、‑L‑C1‑C6的烷基、‑L‑C1‑C6的烯基、‑L‑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或‑L‑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其中L是键、O、S、‑S(=O)、‑S(=O)2、NH、C(O)、CH2、‑NHC(O)O、‑HC(O)或‑C(O)NH中的一种或多种;X是O,S,Se;Y是‑CH2‑,‑NH‑,‑O‑;Z是‑CH2‑,‑NH‑;n为1‑18。所述化合物能有效阻断细胞自噬,可用作自噬抑制剂;同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应用。
  • 一种紫堇块茎碱的提取方法-201810968506.X
  • 吴建华 - 湖州展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23 - 2018-12-07 - C07D221/1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堇块茎碱的提取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紫堇块茎碱提取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硅胶柱层析,需要消耗大量的溶剂,而且提取工艺复杂,提纯纯度不高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1)取地不容块根中草药,进行物理性的粉碎;(2)用稀盐酸渗漉,进行抽提;(3)取抽提液用氨水中和,析出大量结晶,并进行过滤操作;(4)采用sephadex LH‑20作为介质过柱分离,收集富含紫堇块茎碱部分,浓缩结晶;(5)用甲醇进行重结晶;得到紫堇块茎碱提取物黄色晶体。
  • 双菲啶并联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201810783458.7
  • 刘乾才;安康;唐国峰;安淑婕;马俊逸 - 华东师范大学
  • 2018-07-17 - 2018-11-23 - C07D22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双菲啶并联萘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衍生物具有式Ⅰ结构,特点是分子内偶联关环一步反应。结构中,R为甲基、异丙基或苯基。其制备方法为以(S)‑/(R)‑联萘酚[(S)‑/(R)‑BINOL]为起始原料,首先利用发烟硝酸在(S)‑/(R)‑联萘酚的6,6’‑位引入硝基、通过碘甲烷保护酚羟基,后通过水合肼在钯碳的作用下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利用NBS在氨基的邻位引入溴原子,然后与苯硼酸发生Suzuki偶联反应,接着与酰氯发生酰胺化反应,在五氧化二磷存在下通过三氯氧磷关环得到菲啶化合物,最后在三溴化硼的作用下脱甲基得到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的最终化合物实现了手性联萘酚与异喹啉并环,该类化合物有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手性识别或有机光电材料领域。
  • 一种溶剂红149染料的低污染生产方法-201810440138.1
  • 周利霞;杨庆水;陶一敏;刘镛 - 安徽清科瑞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8-05-10 - 2018-09-28 - C07D221/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剂红149染料的低污染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环己胺、4‑溴‑N‑甲基‑9,10‑蒽并吡啶酮和助剂,搅拌溶解得第一混合物;所述助剂为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所述环己胺和所述4‑溴‑N‑甲基‑9,10‑蒽并吡啶酮的重量比为1~3:1,所述助剂质量为所述溴代蒽并吡啶酮质量的0.5~1%;(b)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升温至80~150℃进行反应,利用HPLC检测确定反应终点;随后降温至50~70℃,加入离析溶剂进行离析,再抽滤得滤饼和滤液;所述离析溶剂为甲醇、乙二醇甲醚或二乙二醇单甲醚;(c)用离析溶剂洗泡所述滤饼,收集洗泡液和滤液,进行蒸馏回收;再用80~90℃的热水洗涤所述滤饼至中性,干燥即可。从而提高了产品纯度,经济效益明显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 一种从山胡椒根中提取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201510789655.6
  • 刘婷 - 湖南科技学院
  • 2015-11-17 - 2018-08-21 - C07D22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山胡椒根中提取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处理;2)酸性醇水溶液渗漉提取;3)山胡椒根总生物碱提取物浓缩液的制备;4)洗脱液的制备;5)‑8)化合物的制备及纯化。本发明采用酸性醇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反复回收利用提取,节约成本。并采用渗漉提取,浸出液可以达到较高浓度,能提高提取效率。此法常温操作不需加热,溶剂用量少,过滤要求较低,使分离操作过程简化。且提取物含杂质少、提取率高、使用溶剂量少。
  • 一种木兰碱碘化物的制备方法-201611011681.7
  • 孙锋 - 安徽农业大学
  • 2016-11-12 - 2018-05-25 - C07D221/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兰碱碘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取新鲜香蕉皮的内侧质地松软部分,按照1∶15加预冷至4℃‑8℃的丙酮(香蕉皮重g/丙酮体积ml),4℃‑8℃下搅拌提取2小时,4℃‑8℃4000rpm离心,取上清,立即滴加(速度为0.5ml/min)50%高碘酸至最终浓度为3%,置于4℃‑8℃下过夜,次日4℃‑8℃4000rpm离心,沉淀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本发明用香蕉皮提取,节省资源;提取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纯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