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超高强耐高温镁合金壳体件锻轧集成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9999.4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楚明;王必正;高永浩;蒋树农;万迎春;王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大直径超高强耐高温镁合金壳体件锻轧集成制备工艺。工艺路线为:半连续电磁铸造、机械加工出锭坯、均匀化退火、多向自由锻造、机械穿孔、环形轧制和T6热处理。所制备的壳体件尺寸为外径φ600‑1700mm、壁厚35‑100mm、高度300‑700mm,其T6态室温切向、高向抗拉强度≥470MPa,伸长率≥5%,200℃时切向、高向抗拉强度≥350MPa,伸长率≥7%。本发明制备出的产品具有大尺寸,无裂纹,超高的室温强度以及优异的耐热性能等特点,可以为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合格的镁合金壳体件。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高强 耐高温 镁合金 壳体 件锻轧 集成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1.大直径超高强耐高温镁合金壳体件锻轧集成制备工艺,合金质量百分比成份为:Gd:8.0‑9.6%,Y:1.8‑3.2%,Gd含量与Y含量的比值为:3≤Gd/Y≤5,Zr:0.3‑0.7%,Ag:0.02‑0.5%,Er:0.02‑0.3%,Ag含量与Er含量的比值为:1≤Ag/Er≤3,杂质包括Fe、Si、Cu、Ni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Fe≤0.02%,Si≤0.02%,Cu≤0.005%,Ni≤0.003%,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1%,其余为Mg,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半连续电磁铸造方法制备镁合金铸锭,规格为φ340‑630mm,长度≥2000mm的锭坯,铸锭浇铸结束后立即在150‑300℃保温12‑16h去应力退火;B、在480‑540℃保温15‑25h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C、对铸锭进行车皮,探伤,锯床下料,得到尺寸为φ320‑600mm,长度800‑1200mm的圆柱形锭坯;D、多向锻造前在450℃‑530℃对坯料保温10‑16h,对上下平砧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250‑350℃;E、在立式液压机上进行6‑10mm/s慢速多道次多向自由锻造,具体流程为:以圆柱形坯料高向、任意垂直的两个径向分别为Z,Y和X方向;首先沿着Z,Y和X方向进行3‑6道次镦粗,道次变形量为20‑40%,将圆柱形坯料压成6面体;然后以Y或X为轴,滚动压缩棱角2‑6道次,单道次变形量10‑20%,将6面体压成10‑18面体;最后立起镦粗,压下量20‑40%,将其压成圆柱体;回炉440‑520℃退火保温0.5‑2h,取出后以新的圆柱体的高向,两个任意垂直的径向分别为Z,Y和X方向重复上述锻造和中间退火工艺1‑2次,最终镦粗得到高度300‑700mm的圆柱体坯料,空冷;F、在锭坯中心处机械穿孔,孔尺寸φ200‑280mm;G、对锭坯进行一火次或多火次环轧成形,环轧前460‑530℃保温锭坯4‑6h,预热主动辊、芯辊、抱辊和上下锥辊;轧制时主动辊转速为8‑30r/min,芯辊直线给进速度0.2‑2.0mm/s,锥辊沿高向施加2‑10mm压下量,轧辊温度250‑300℃,每火次轧制变形量20%‑60%;轧制结束后回炉450℃‑520℃保温0.5‑2h;利用一次或多火次的轧制变形,制备出外径φ600‑1700mm、壁厚35‑100mm、高度300‑700mm的镁合金壳体件,空冷至室温;H、对壳体件进行T6热处理,固溶制度为350‑450℃保温30‑120min,时效制度为200‑250℃保温10‑72h;其T6态室温切向、高向抗拉强度≥470MPa,伸长率≥5%,200℃时切向、高向抗拉强度≥350MPa,伸长率≥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999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