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功率芯片的温度迟滞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5698.5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方健;钟皓玥;张波;周泽坤;杨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9 | 分类号: | G05F1/569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功率芯片温度迟滞保护电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温度滞回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包含了温度过热信号时输出以及温度滞回重新开启,防止了热振荡的问题。与传统的结构比较,本发明增加了减法器结构,起到了隔离缓冲的作用,使信号抗干扰能力增强,同时增加了电路灵敏性。外部正反馈实现的迟滞比较器,使阈值电压更加精确,且容易实现。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功率集成电路中的对温度要求较高的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功率 芯片 温度 迟滞 保护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智能功率芯片的温度迟滞保护电路,包括带隙基准单元和温度感应与迟滞模块;所述带隙基准单元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1、第二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2、第三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运算放大器A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1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第二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2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第三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3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接第一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1的漏极,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接第二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2的漏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第一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1漏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A1同相输入端的连接点,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后接第二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2漏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A1反相输入端的连接点,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基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后接第三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3的漏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基极接地;所述温度感应与迟滞模块包括第四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4、第五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5、第一绝缘栅双极N型晶体管MN1、第一比较器A2、第二比较器A3、第三电阻R3、输入电阻Ri、反馈电阻Rf、第一反相器INV1和第二反相器INV2;第四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4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其漏极通过第三电阻R3后接地;第五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5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接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第一绝缘栅双极N型晶体管MN1的漏极接第五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5的漏极,第一绝缘栅双极N型晶体管MN1的栅极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第一绝缘栅双极N型晶体管MN1的源极通过第三电阻R3后接地;第一比较器A2的同相输入端接第四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4漏极、第三电阻R3和第一绝缘栅双极N型晶体管MN1源极的连接点,第一比较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互连;第二比较器A3的同相输入端接第三绝缘栅双极P型晶体管MP3漏极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第二比较器A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输入电阻Ri后接第一比较器A2的输出端,第二比较器A3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反馈电阻Rf后与其输出端互连;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接第二比较器A3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出端为温度迟滞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569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翻车车厢翻转气动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弹射式捕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