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和事故树的公路立体线形安全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8652.1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3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锴;王凯;石琴;丁建勋;史婷;黄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和事故树的公路立体线形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车辆‑3D公路‑驾驶员控制耦合仿真模型,获取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时反馈的动力学特征指标:车辆纵向速度、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轮胎垂直力;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动力学特征指标分别计算各公路桩号位置处侧滑、侧翻、追尾事故的事故概率,再基于事故树模型计算获得各公路桩号位置处的综合事故概率;最后将公路按照直线和平曲线路段分段后,以每一路段内各公路桩号位置处的综合事故概率计算该路段事故概率,以反映公路立体线形的安全性。本发明方法究既适用于新建公路设计阶段安全评价,可以定量、准确的评价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水平;也适用于已运营阶段公路安全评价,可为今后的安全改善决策提供定量化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辆 动力学 仿真 事故 公路 立体 线形 安全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车辆动力学仿真和事故树的公路立体线形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中建立车辆‑3D公路‑驾驶员控制耦合仿真模型,获取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时反馈的动力学特征指标,包括:车辆纵向速度、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轮胎垂直力;根据所获得的动力学特征指标分别计算各公路桩号位置处侧滑、侧翻、追尾事故的事故概率,然后再基于事故树模型计算获得各公路桩号位置处的综合事故概率;最后将公路按照直线和平曲线路段分段后,以每一路段内各公路桩号位置处的综合事故概率计算该路段事故概率,以反映公路立体线形的安全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中建立车辆‑3D公路‑驾驶员控制耦合仿真模型,获取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时反馈的动力学特征指标,包括:车辆纵向速度、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轮胎垂直力;(2)根据所获得的动力学特征指标分别计算各公路桩号位置处侧滑、侧翻、追尾事故的事故概率,通过事故树建立一个综合考虑侧滑、侧翻、追尾事故的事故树模型,按式(1)计算各公路桩号位置处的综合事故概率:P(S)=1‑Π[1‑P侧滑(S)][1‑P侧翻(S)][1‑P追尾(S)] (1)式(1)中,P(S)表示公路桩号S位置处的综合事故概率,P侧滑(S)表示公路桩号S位置处侧滑事故概率,P侧翻(S)表示公路桩号S位置处侧翻事故概率,P追尾(S)表示公路桩号S位置处追尾事故概率;其中P侧滑(S)表达式为:P侧滑(S)=1‑Π[1‑P横摆角速度(S)][1‑P质心侧偏角(S)] (4)![]()
式(4)中,P横摆角速度(S)是以横摆角速度反应的车辆侧滑事故概率,P质心侧偏角(S)是以质心侧偏角反应的车辆侧滑事故概率;式(5)中,|γ(S)|是从车辆‑3D公路‑驾驶员控制耦合仿真模型获取的随桩号变化的横摆角速度的绝对值,γmax为横摆角速度安全边界值,γmax的表达式为:γmax=0.85μygcosθ/vx (5‑1)式(5‑1)中:μy表示公路横向摩擦系数,且μy=0.65μ,μ为路面摩擦系数;g为9.8m/s2;θ角为公路横向坡度,%;vx为车辆纵向行驶速度,Km/h;式(6)中,|β(S)|是从车辆‑3D公路‑驾驶员控制耦合仿真模型获取的随桩号变化的质心侧偏角的绝对值,βmax为质心侧偏角安全边界值,βmax的表达式为:βmax=tan‑1(0.02μyg) (6‑1)(3)将公路按照直线和平曲线路段划分为N段,按式(2)逐段计算事故概率,以各路段事故概率评价公路立体线形安全性:
式(2)中,Pn为第n段路段事故概率,dn为第n段路段长度,dn表达式为dn=Sn1‑Sno (3)式(3)中,Sno和Sn1分别为第n段路段的起始点桩号和终止点桩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2865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