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制动磁铁连接装置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6240.6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6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莉;姜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制动磁铁连接装置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首先确定零部件的静强度计算载荷,疲劳强度计算载荷及S‑N曲线;其次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导入制动磁铁连接装置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其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结合部件承受的载荷以及有限元的约束条件进行静力学分析,校核零部件的刚度和强度是否满足列车运行要求;最后基于静力学分析的结果选取制动磁铁连接装置中的关键点,确定关键点的等效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对部件进行疲劳强度分析,检验结构的疲劳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完成部件疲劳寿命的预测。可用于预测作为制动电磁铁与悬浮架之间的制动磁铁连接装置在长期处于交变载荷工况下的疲劳寿命的预测,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磁悬浮 列车 制动 磁铁 连接 装置 疲劳 寿命 预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制动磁铁连接装置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4个步骤。第一步:基础理论:建立工作装置整体的三维模型,根据其工作原理,确定疲劳分析方法、强度计算载荷和S‑N曲线;第二步:有限元模型:将由上一步确定的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结合承受的载荷和有限元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第三步:静强度、疲劳强度分析:根据上一步得到的有限元分析的约束条件及部件承受的载荷,结合静力学分析,校核零部件的刚度和强度是否满足具体的工作要求:第四步: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上一步的静力分析结果及关键点,确定关键点的等效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采用SN‑Goodman平均应力修正理论,检验结构的疲劳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完成部件疲劳寿命的预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62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