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属棒加工的减压防沉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477.3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5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衡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霍健兰;梁莹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棒加工的减压防沉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分流桥;分流桥将上模内部容纳腔分成若干分流孔;所述分流桥从前向后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部、促流部和支承部;其中,缓冲部的宽度W1<支承部的宽度W2;促流部从靠近缓冲部的一端向靠近支承部的一端延伸时逐渐变大;缓冲部与促流部之间形成促流角a,促流角a的取值范围为120°≤a≤150°。该减压防沉模具可减缓金属棒坯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减少金属棒坯出现向剪切作用方向弯曲的弓形面的几率以及挤压垫后退时部分金属棒坯倒拉出模具情况的几率,提高金属棒加工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棒 加工 减压 模具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金属棒加工的减压防沉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分流桥;分流桥将上模内部容纳腔分成若干分流孔;所述分流桥从前向后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部、促流部和支承部;其中,缓冲部的宽度W1<支承部的宽度W2;促流部从靠近缓冲部的一端向靠近支承部的一端延伸时逐渐变大;缓冲部与促流部之间形成促流角a,促流角a的取值范围为120°≤a≤1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衡,未经杨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11147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