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再入飞行器的榫卯式翼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5328.8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6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飞;解海鸥;万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C3/00 | 分类号: | B64C3/00;B64C3/18;B64C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适用于再入飞行器的榫卯式翼舵结构,包括框梁骨架(1)、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固定端盖(4);框梁骨架(1)包括翼梁、后纵墙、桁条、翼肋,为网格式骨架结构;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分别覆盖在框梁骨架(1)的上方和下方,翼舵前缘与翼梁之间分布有前缘翼肋,翼舵前缘处对称开有用于安装连接挂轴的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固定端盖(4),固定端盖(4)与翼梁垂直且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相连;端部翼肋、中部翼肋、固定端盖(4)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之间分别使用榫卯连接结构连接。本发明通过榫卯式连接降低了再入飞行器翼舵的结构质量,提高了热承载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再入 飞行器 榫卯式翼舵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再入飞行器的榫卯式翼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梁骨架(1)、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固定端盖(4);框梁骨架(1)包括翼梁、后纵墙、桁条和翼肋,翼肋包括端部翼肋、中部翼肋和前缘翼肋;端部翼肋为楔形平板,大端外轮廓线为弧形且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对接后形成的弧形前缘一致,端部翼肋在大端与翼梁固定连接且与翼梁垂直;端部翼肋之间沿翼舵展向分布有中部翼肋,中部翼肋为楔形平板,中部翼肋大端与翼梁相连且与翼梁垂直;端部翼肋和中部翼肋的尾部与后纵墙垂直连接,翼梁与后纵墙之间分布有桁条;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分别覆盖在框梁骨架(1)的上方和下方;前缘翼肋为平板形,后端与翼梁连接且与翼梁垂直,前端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对接后形成的弧形前缘相连,且前端外轮廓线与弧形前缘一致;弧形前缘处的上侧蒙皮(2)和下侧蒙皮(3)上对称开有用于安装连接挂轴的开口,固定端盖(4)安装在开口端面处的前缘翼肋上,固定端盖(4)与前缘翼肋的形状一致,与翼梁垂直且在弧形外轮廓处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相连;端部翼肋、中部翼肋、固定端盖(4)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之间分别使用榫卯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榫卯连接结构包括:端部翼肋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连接的上缘和下缘处“L”字形的第一榫卯连接结构(11、12);中部翼肋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连接的上缘和下缘处“T”字形的第二榫卯连接结构(13、14);端部翼肋与后纵墙连接处由两边上的“L”字结构垂直连接形成凹沟形的第三榫卯连接结构(15);上侧蒙皮(2)与下侧蒙皮(3)连接边内侧、上侧蒙皮(2)开口处与固定端盖(4)配合的侧边内侧、上侧蒙皮(2)与端部翼肋配合的侧边内侧、上侧蒙皮(2)与后纵墙配合的侧边内侧凸出形成阶梯状的第四连接榫卯结构(21、22、24、25);上侧蒙皮(2)上与中部翼肋配合处开有沟槽(23);下侧蒙皮(3)与上侧蒙皮(2)连接边内侧凹陷、下侧蒙皮(3)开口处与固定端盖(4)配合的侧边内侧、下侧蒙皮(3)与端部翼肋配合的侧边内侧、下侧蒙皮(3)与后纵墙配合的侧边内侧凸出形成阶梯状的第五榫卯连接结构(31、32、34、35);下侧蒙皮(3)上与中部翼肋配合处开有沟槽(33);固定端盖(4)与上侧蒙皮(2)、下侧蒙皮(3)相连处“L”字形的第六榫卯连接结构(41);所述开口端面处安装的前缘翼肋中心开有与固定端盖中心挂轴孔(6)对应的通孔,通孔周围分布有安装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453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飞机结构中后缘条连接不分离的框梁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