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他汀含氟衍生物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62446.3 申请日: 2015-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5111173B 公开(公告)日: 2017-06-23
发明(设计)人: 吴范宏;汪忠华;李兵;俞晓东;吕倩倩;吴闯;苏飞飞;巫辅龙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华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309/30 分类号: C07D309/30;C07C69/28;C07C69/732;C07C69/675;C07C59/56;C07C59/62;C07C59/115;C07C59/135;C07D213/80;C07D493/04;A61P3/06;A61P9/1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代理人: 吴宝根
地址: 200235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提供了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种含有3‑氟‑己内酯片段及其内酯开环后形成的3‑氟‑5‑羟基戊酸及其盐或酯的他汀含氟修饰物,其结构式如下描述这类化合物经测试具有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的效果,可作为新一代的潜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搜索关键词: 取代 菲环类 汀含氟 衍生物 及其 用途
【主权项】:
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合物名称为(2S)‑((1S,3R,7S,8S)‑8‑(2‑((2R,4S)‑4‑氟‑6‑氧代四氢‑2H‑吡喃‑2‑基)乙基‑3,7‑二甲基‑1,2,3,7,8,8a‑六氢萘‑1‑基)‑2‑甲基丁酸酯,其结构式如002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1S,3R,7S,8S)‑8–(2–((2R,4S)‑4‑氟‑6‑氧代四氢‑2H‑吡喃‑2‑基)乙基)‑3,7‑二甲基‑1,2,3,7,8,8a‑六氢萘‑1‑基2,2‑二甲基丁酸酯,其结构式如003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2S)‑((1S,3S,7S,8S‑3‑氟‑8‑(2–((2R,4S)‑4‑氟‑6‑氧代四氢‑2H‑吡喃‑2‑基)乙基基‑7‑甲基‑1,2,3,7,8,8a‑六氢萘‑1‑基)‑2‑甲基丁酸酯,其结构式如004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2S)‑((1S,3S,7S,8S)‑8‑(2‑(2R,4S)‑4‑氟‑6‑氧代四氢‑2H‑吡喃‑2‑基)乙基)‑3,7‑二甲基十氢萘‑1‑基)‑2‑甲基丁酸酯,其结构式如005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2S)‑((1S,7S,8S)‑8‑(2‑((2R,4S)‑4‑氟‑6‑氧代四氢‑2H‑吡喃‑2‑基)乙基)‑7‑甲基八氢萘‑1‑基)‑2‑甲基丁酸酯,其结构式如007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2S)‑((1S,3R,7S,8S)‑3‑氟‑8‑(2‑((2R,4S)‑4‑氟‑6‑氧代四氢‑2H‑吡喃‑2‑基)乙基)基‑7‑甲基八氢萘‑1‑基)‑2‑甲基丁酸酯,其结构式如008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R,8S)‑8‑(2,2‑二甲基氧基)‑2,6‑二甲基‑1,2,6,7,8,8a‑六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钠盐,其结构式如011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6S,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5‑羟基庚酸钠盐,其结构式如012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5‑羟基‑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庚酸半钙盐,其结构式如013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R,8S)‑8‑(2,2‑二甲基氧基)‑2,6‑二甲基‑1,2,6,7,8,8a‑六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半钙盐,其结构式如015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6S,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5‑羟基庚酸半钙盐,其结构式如016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6R,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基‑5‑羟基庚酸钠盐,其结构式如020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5‑羟基‑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庚酸半钙盐,其结构式如021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S,8S)‑8‑(2,2‑二甲基丁酰氧基)‑2,6‑二甲基十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半钙盐,其结构式如023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6R,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基‑5‑羟基庚酸半钙盐,其结构式如024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甲基‑3‑氟‑5‑羟基‑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庚酸甲酯,其结构式如025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甲基‑7‑((1S,2S,6R,8S)‑2,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甲酯,其结构式如026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甲基‑7‑((1S,2S,6R,8S)‑8‑(2,2‑二甲基丁酰氧基)‑2,6‑二甲基‑氧‑1,2,6,7,8,8a‑六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甲酯,其结构式如027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甲基‑7‑((1S,2S,6S,8S)‑2,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3‑氟基‑5‑羟基庚酸甲酯,其结构式如030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甲基‑3‑氟‑7‑((1S,2S,6R,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5‑羟基庚酸甲酯,其结构式如032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5‑(甲酰氧基)‑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庚酸,其结构式如033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R,8S)‑2,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3‑氟‑5‑(甲酰氧基)庚酸,其结构式如034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R,8S)‑8‑(2,2‑二甲基氧基)‑2,6‑二甲基‑1,2,6,7,8,8a‑六氢萘烷‑1‑基)‑3‑氟‑5‑(甲酰氧基)庚酸,其结构式如035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6S,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5‑(甲酰氧基)庚酸,其结构式如036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5‑甲酰氧基‑3‑氟‑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庚酸,其结构式如037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5‑甲酰氧基‑7‑((1S,2S,6S,8S)‑2,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3‑氟庚酸,其结构式如038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5‑甲酰氧基‑7‑(1S,2S,6S,8S)‑8‑(2,2‑二甲基丁酰氧基)‑2,6‑二甲基十氢萘‑1‑基)‑3‑氟庚酸,其结构式如039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5‑甲酰氧基‑3‑氟‑7‑((1S,2S,6R,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嗪‑1‑基)庚酸,其结构式如040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R)‑8‑氯‑6‑氟‑2‑甲基十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其结构式如064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α‑六氢萘‑1‑基)‑5‑(烟酰氧)庚酸,其结构式如065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R,8S)‑2,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α‑六氢萘‑1‑基)‑3‑氟‑5‑(烟酰氧)庚酸,其结构式如066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R,8S)‑8‑(2,2‑二甲基丁酰氧基)‑2,6‑二甲基‑氧‑1,2,6,7,8,8a‑六氢萘‑1基)‑3‑氟‑5‑(烟酰氧)庚酸,其结构式如067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6S,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a‑六氢萘‑1‑基)‑5‑(烟酰氧)庚酸,其结构式如068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氟‑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5‑(烟酰氧)庚酸,其结构式如069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S,8S)‑2,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3‑氟‑5‑(烟酰氧)庚酸,其结构式如070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7‑((1S,2S,6S,8S)‑2,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十氢萘‑1‑基)‑3‑氟‑5‑(烟酰氧)庚酸,其结构式如071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aR,6S,6aS)‑6‑(硝氧基)六氢呋喃并[3,2‑b]呋喃‑3‑基)‑3‑氟‑5‑羟基‑7‑((1S,2S,8S)‑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α‑六氢萘‑1‑基)庚酸甲酯,其结构式如073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aR,6S,6aS)‑6‑(硝氧基)六氢呋喃并[3,2‑b]呋喃‑3‑基)‑7‑((1S,2S,6R,8S)‑2,16‑二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α‑六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酯,其结构式如074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aR,6S,6aS)‑6‑(硝氧基)六氢呋喃并[3,2‑b]呋喃‑3‑基)‑7‑((1S,2S,6R,8S)‑8‑(2,2‑二甲基丁酰氧基)‑2,6‑二甲基‑氧‑1,2,6,7,8,8a‑六氢萘‑1‑基)‑3‑氟‑5‑羟基庚酸酯,其结构式如075所示,或者其化合物名称为(3S,5R‑((3aR,6S,6aS)‑6‑(硝氧基)六氢呋喃并[3,2‑b]呋喃‑3‑基)‑3‑氟‑7‑((1S,2S,6S,8S)‑6‑氟‑2‑甲基‑8‑((S)‑2‑甲基丁酰氧基)‑1,2,6,7,8,8α‑六氢吡啶‑1‑基)‑5‑羟基庚酸酯,其结构式如077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华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华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244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