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气囊装置的气袋总成及其折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7998.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3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前气囊装置的气袋总成及其折叠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气囊装置的气袋总成,包括上层气袋布、下层气袋布以及设在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之间的拉带,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在边缘通过缝纫线连接,拉带并与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连接。本发明前气囊装置的气袋总成,将拉带把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通过缝纫线连接在一起,可以保证气袋定形的作用,在保证充气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气袋展开的厚度,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很好地展开形状,保护面积变大厚度均匀,确保气袋能够达到理想的展开效果,提高对乘员头部的保护效果,保护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气袋 总成 及其 折叠 方法 | ||
【主权项】:
前气囊装置的气袋总成的折叠方法,前气囊装置的气袋总成包括上层气袋布、下层气袋布、设在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之间的拉带以及在下层气袋布的进气口处的内外侧夹紧下层气袋布的内夹板和外夹板,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的形状为圆形,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在边缘通过缝纫线连接,拉带与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连接,拉带的中心部位通过缝纫线与上层气袋布的中心部位连接,内夹板位于下层气袋布的内侧,外夹板位于下层气袋布的外侧,内夹板和外夹板上设有用于进气的圆形通孔,拉带通过拉带垫片与下层气袋布连接,拉带与拉带垫片通过缝纫线连接,拉带垫片夹紧在外夹板与内夹板之间且拉带垫片与下层气袋布在进气口处通过缝纫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折叠方法包括步骤:(1)将气袋总成放置在工作台上,将夹板组件面向工作台台面的方式摆放气袋总成,将上层气袋布和下层气袋布完全展开,平铺在工作台台面上,此时夹板组件位于上层气袋布底部,并将夹板组件位置摆正;(2)以夹板组件的第一中心线为对称线,折叠第一中心线左侧的左半部气袋;(3)折叠第一中心线右侧的右半部气袋;(4)以夹板组件与第一中心线垂直的第二中心线为对称线,折叠第二中心线下方的下半部气袋;(5)折叠第二中心线上方的上半部气袋;在所述步骤(2)中,折叠左半部气袋的步骤为:(2.1)以夹板组件的第一中心线为对称线,将第一中心线左侧的左半部气袋向第一中心线右侧折叠,左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一中心线平行的第一折痕,第一折痕与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1为67mm;(2.2)将左半部气袋处于右半部气袋上方的部分向左折叠,并在左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一中心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第二折痕且第二折痕的长度小于第一折痕的长度;(2.3)将左半部气袋向右折叠,并在左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一折痕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第三折痕且第三折痕的长度小于第二折痕的长度;(2.4)将左半部气袋处于右半部气袋上方的部分向左折叠,并在左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一中心线和第二折痕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第四折痕且四折痕的长度小于第三折痕的长度;在所述步骤(3)中,折叠右半部气袋的步骤为:(3.1)将第一中心线右侧的右半部气袋向第一中心线左侧折叠,右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一中心线平行的第五折痕,第五折痕与第一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2为67mm;(3.2)将右半部气袋处于左半部气袋上方的部分向右折叠,并在右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一中心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第六折痕且第六折痕的长度与第二折痕的长度相等;(3.3)将右半部气袋向左折叠,并在右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五折痕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第七折痕,第七折痕的长度小于第五折痕的长度且第七折痕的长度与第三折痕的长度相等;(3.4)将右半部气袋处于左半部气袋上方的部分向右折叠,并在右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一中心线和第六折痕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的第八折痕,第八折痕的长度小于第六折痕的长度且第八折痕的长度与第四折痕的长度相等;在所述步骤(4)中,折叠下半部气袋的步骤为:(4.1)以夹板组件与第一中心线垂直的第二中心线为对称线,向上折叠下半部气袋,并在下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二中心线平行的第九折痕,第九折痕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3为70mm;(4.2)将下半部气袋处于上半部气袋上方的未折叠部分向下折叠,且是从下半部气袋的上端边缘处开始折叠,折叠一次,在下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二中心线平行的第十折痕,第十折痕位于第二中心线的上方,第十折痕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4为139mm;(4.3) 将下半部气袋处于第九折痕与第十折痕之间的未折叠部分向下折叠一次,并在下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二中心线平行的第十一折痕,第十一折痕位于第二中心线的上方,第十一折痕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5为77.5mm,而且此时第十折痕位于第十一折痕与第二中心线之间,并靠近第二中心线;(4.4)将下半部气袋处于第九折痕与第十一折痕之间的未折叠部分向下折叠一次,并使完全折叠后的下半部气袋的下端边缘与第九折痕对齐,此时下半部气袋的上端边缘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6为7.5mm;在所述步骤(5)中,折叠下半部气袋的步骤为:(5.1)以夹板组件的第二中心线为对称线,向下折叠上半部气袋,并在上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二中心线平行的第十二折痕,第九折痕和第十二折痕为对称分布在第二中心线的两侧,第十二折痕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7为70mm;(5.2)将上半部气袋处于下半部气袋上方的未折叠部分向上折叠,且是从上半部气袋此时的下端边缘处开始折叠,折叠一次,并在上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二中心线平行的第十三折痕,步骤(4.2)时形成的第十折痕和此时第十三折痕为对称分布在第二中心线的两侧,第十三折痕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8为139mm;(5.3)将上半部气袋处于第十二折痕与第十三折痕之间的未折叠部分向上折叠一次,并在下半部气袋处形成与第二中心线平行的第十四折痕,步骤(4.3)时形成的第十一折痕和第十四折痕为对称分布在第二中心线的两侧,第十四折痕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9为77.5mm;(5.4)将上半部气袋处于第九折痕与第十四折痕之间的未折叠部分向下折叠一次,并使完全折叠后的上半部气袋的上端边缘与第十二折痕对齐,此时上半部气袋的下端边缘与第二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10为7.5mm;其中,夹板组件的形状为方形,夹板组件的第一中心线为处于与夹板组件表面和平铺的上层气袋布垂直的平面内,第二中心线为处于与夹板组件表面和平铺的上层气袋布垂直的另一平面内,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相垂直,且均过进气口的圆心;为了在折叠过程中便于对齐中心,工作台的台面上划线标记出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的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2799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刮雨器控速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