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冷轧过程非焊缝断带发生率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32117.7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畅;于洋;徐海卫;常安;刘李斌;陈瑾;张栋;王林;焦会立;李飞;李树森;惠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1/28;B21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冷轧过程非焊缝断带发生率的生产方法,生产中控制如下:(1)控制热轧原料板的凸度和楔形;(2)控制热轧卷来料的宽度;(3)酸洗后设立表面检查系统和缺陷报警系统;(4)增加入口原料头尾剪切的长度;(5)控制冷轧中操作侧和传动侧的张力波动范围;(6)控制轧机出口最高速度。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冷轧过程非焊缝断带发生率的生产方法,可在不影响生产和冷轧卷性能的条件下较容易的降低冷轧非焊缝断带发生率。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冷轧 过程 焊缝 发生率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降低冷轧过程非焊缝断带发生率的生产方法,适用于冷轧总压下率在70‑85%范围内的冷轧产品,其特征在于,在生产中进行如下控制:控制热轧原料板的凸度小于60μm、楔形小于30μm,且控制楔形值小于凸度值;控制热轧卷来料宽度比要料宽度宽10~20mm;在酸洗后设立表面检查系统捕捉来料酸洗过程的边部缺陷,并设立缺陷报警系统;入口原料头尾剪切时,对厚度在2.5mm以下的带钢,将头尾剪切长度控制为5‑10米;控制冷轧过程操作侧和传动侧的张力波动在0‑10KN范围内;对厚度在2.5mm以下的带钢,控制轧机出口最高速度不超过800m/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3211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