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939.0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7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利男;平山洋介;久保裕;渡边隆广;宫本升;佐佐木薰;小川宏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5/05 | 分类号: | B62K5/05;B60G17/005;B62D7/00;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刘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较大的转向角度且能够抑制车辆前部的大型化的车辆。具备中央传递板(1061)、能够以上下方向的第一中央旋转轴(164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中央旋转部(1641)、能够以前后方向的第二中央旋转轴(164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左传递板(1062)、能够以上下方向的第一左旋转轴(165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左旋转部(1651)、能够以前后方向的第二左旋转轴(165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左旋转部1655、右传递板(1063)、能够以上下方向的第一右旋转轴(1664)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一右旋转部(1661)、能够以前后方向的第二右旋转轴(1669)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第二右旋转部(1665),在第二中央旋转部(1645)、第二左旋转部(1655)及第二右旋转部(1665)上支承有横拉杆(1067)。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主权项】:
1.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头管;转向部件,所述转向部件具有被支承于所述头管的旋转轴,且能够旋转地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第一前轮,所述第一前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左方的位置;第二前轮,所述第二前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右方的位置;第一支承装置,所述第一支承装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左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第一前轮支承为能够伴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而旋转;第二支承装置,所述第二支承装置被配置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相比靠右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第二前轮支承为能够伴随着所述转向部件的旋转而旋转;转向力传递机构,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拉杆,用于将输入给所述转向部件的转向力向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传递;以及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含旋转部件,且通过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动作连动地进行倾斜动作而使得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分别倾斜,所述旋转部件按照能够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前轮及所述第二前轮相比靠上方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车身框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转向力传递机构具有:中央传递部,所述中央传递部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转向部件;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被支承于所述中央传递部,且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上下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央传递部进行旋转;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经由所述第一旋转部连接到所述中央传递部,将所述横拉杆的中央部支承为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前后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部进行旋转;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按照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前后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横拉杆的左部;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二支承部连接;左传递部,所述左传递部按照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上下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经由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承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装置不能进行相对旋转;第三支承部,所述第三支承部按照能够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前后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横拉杆的右部;第三旋转部,所述第三旋转部与所述第三支承部连接;以及右传递部,所述右传递部按照能够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上下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经由所述第三旋转部连接到所述第三支承部,且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装置不能进行相对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3893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氟磷酸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