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磨耗轮胎胎面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9076.4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E·萨贝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1/00 | 分类号: | B60C11/00;B60C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轮胎胎面带,其具有中央部、在中央部的两侧的两个肩部以及在肩部的两侧且形成过渡到胎侧部的过渡部的两个边缘部;胎面带的轮廓至少具有形成中央部的一部分的第一弧、形成肩部的一部分的两个第二弧以及形成边缘部的一部分的两个第三弧;以及,在一个接合部处,通过台阶将各第二弧不连续地连接到第一弧,其中第二弧与第一弧不相切且在径向上比第一弧低。 | ||
搜索关键词: | 磨耗 轮胎 胎面带 | ||
【主权项】:
一种轮胎(1)用的胎面带(5);所述轮胎(1)包括环状的胎体帘布层(3),所述胎体帘布层(3)具有两个胎圈(4)并且支撑所述胎面带(5)以及分别配置在所述胎面带(5)和对应的所述胎圈(4)之间的两个胎侧部(7);所述胎面带(5)在位于所述胎面带(5)和所述胎侧部(7)之间的边界处的两个相对的横向端(E)之间延伸;所述胎面带(5)包括:中央部,所述中央部在两个第一接合部(J23)之间延伸;在所述中央部的两侧的两个肩部,所述两个肩部分别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合部(J23)与第二接合部(J34)之间延伸;以及在所述肩部的两侧且形成过渡到所述胎侧部(7)的过渡部的两个边缘部,所述两个边缘部属于所述胎面带(5)并且所述两个边缘部分别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接合部(J34)与所述横向端(E)之间延伸;所述胎面带(5)的轮廓至少包括:形成所述胎面带(5)的中央部的一部分且具有第一半径(CR2)的第一弧(A2);形成所述胎面带(5)的肩部的一部分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半径(CR2)小的第二半径(CR3)的两个第二弧(A3);以及形成所述胎面带(5)的边缘部的一部分且具有比所述第二半径(CR3)小的第三半径(CR4)的两个第三弧(A4);所述胎面带(5)的轮廓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弧(A2),所述胎面带(5)的轮廓还包括第四弧(A1),所述第四弧(A1)具有比所述第一弧(A2)的第一半径(CR2)大的第四半径(CR1),所述第四弧(A1)形成所述胎面带(5)的中央部的一部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弧(A2)之间的中央处并且在两个第三接合部(J12)之间延伸;在各所述第一接合部(J23)处,各所述第二弧(A3)通过台阶不连续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弧(A2),其中,所述第二弧(A3)与所述第一弧(A2)不相切且在径向上比所述第一弧(A2)低;在各所述第二接合部(J34)处,各所述第三弧(A4)与所述第二弧(A3)相切且连续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弧(A3);在各所述第三接合部(J12)处,各所述第一弧(A2)与所述第四弧(A1)相切且连续地连接到所述第四弧(A1);以及所述第一弧(A2)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弧(A3)之间的径向距离(H)从所述中央部向所述肩部逐渐增大,使得在所述第一接合部(J23)处测量的所述第一弧(A2)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弧(A3)之间的径向距离(H1)比在所述第二接合部(J34)处测量的所述第一弧(A2)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弧(A3)之间的径向距离(H2)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0907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铲组件、切割器及推铲方法
- 下一篇:黄金首饰半自动压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