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钻杆接头热组装内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43441.9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3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松;孙友宏;于萍;李艳娇;刘宝昌;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6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钻杆接头热组装内冷却系统,是由内循环密封、双璧钻杆接头、固定双璧心轴、水龙头芯管接头和双通道水龙头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冷却系统双通道水龙头侧面为进水口,端部为冷却液排除口,两通道互不干扰。固定双璧心轴外管与内管组成的环形通道为冷却液进入通道,内管内腔为冷却液排除通道;双通道水龙头、固定双璧心轴、内循环密封通过双通道连接接头连接,将长度较大的管道分为长度较小的几段,便于安放、拆装及更换待接的钢接头;冷却液循环流动对钻杆装配部位进行冷却,使其温度不超过铝合金材料允许最高使用温度,从而防止温度过高引起铝合金内部微观晶体结构变化而影响其使用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钻杆 接头 组装 冷却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铝合金钻杆接头热组装内冷却系统,特征在于:是由内循环密封(101)、双璧钻杆接头(103)、固定双璧心轴(102)、水龙头芯管接头(106)和双通道水龙头(107)构成;所述的内循环密封(101)由端部密封内循环芯管(12)、后密封圈轴(11)、第一后密封圈(111)、后密封挡圈(15)、第二后密封圈(112)、第一外管连接密封圈(131)、第二外管连接密封圈(132)、内循环回水芯管(14)、内循环出水口(10)、内循环回水口(9)、前密封挡板(8)、第一前密封圈(301)、第一前密封圈支撑(401)、第二前密封圈(302)、第二前密封圈支撑(402)、前密封固定轴(13)和固定螺母(7)构成,内循环密封前端由前密封挡板(8)、第一前密封圈(301)、第一前密封圈支撑(401)、第二前密封圈(302)、第二前密封圈支撑(402)密封,后端由后密封圈轴(11)、第一后密封圈(111)、后密封挡圈(15)、第二后密封圈(112)密封,前密封固定轴(13)和固定螺母(7)起固定作用,第一外管连接密封圈(131)和第二外管连接密封圈(132)与后密封圈轴(11)过盈配合并设在内循环回水芯管(14)与后密封圈轴(11)之间;所述的固定双璧心轴(102)由双璧钻杆(104)和反循环主轴(105)组成,双璧钻杆(104)和反循环主轴(105)采用螺纹连接,双璧钻杆(104)分为双璧钻杆上接管(203)、双璧钻杆中间接管(202)和双璧钻杆下接管(201),双璧钻杆中间接管(202)起连接作用,将双璧钻杆上接管(203)和双璧钻杆下接管(201)连接,双璧钻杆上接管(203)由上接管外管(25)和上接管内管(26)构成,双璧钻杆下接管(201)由下接管外管(21)和下接管内管(20)构成,双璧钻杆中间接管(202)由中间接管外管(23)和中间接管内管(24)构成,上接管外管(25)、中间接管外管(23)和下接管外管(21)之间过盈配合,上接管内管(26)、中间 接管内管(24)和下接管内管(20)之间过盈配合并在上接管内管(26)和下接管内管(20)上分别设有三个固定块与外管过盈配合,反循环主轴(105)由左接管外管(28)、左接管内管(29)、第一中间接管外管(30)、第一中间接管内管(31)、右接管外管(34)、右接管内管(33)、第一密封垫(35)和第二密封垫(36)构成,左接管外管(28)、第一中间接管外管(30)和右接管外管(34)之间过盈配合,左接管内管(29)、第一中间接管内管(31)和右接管内管(33)之间过盈配合并在左接管内管(29)和右接管内管(33)上分别设有三个固定块与外管过盈配合;所述的双通道水龙头(107)由内管(39)、外管组件、下壳体(42)、进风套(45)、挡盖(41)、第一密封圈(43)、管接头(44)、第二密封圈(46)、第二密封挡板(48)、第一密封挡板(49)、密封垫(50)、紧固环(51)、调整垫(52)、卡键(53)、加油嘴(141)组成,外管组件由法兰(40)和外管(47)构成,进风套(45)上设有管接头(44)和加油嘴(141),外管(47)上有第一密封圈(43)、第二密封圈(46)、第二密封挡板(48)、第一密封挡板(49)、密封垫(50)进行密封,下壳体(42)和进风套(45)连接在外管(47)上并通过紧固环轴向定位,支座通过卡键(53)连接在外管(47)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8434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钻机用的多键传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桅杆折桅固定机构及旋挖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