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关节舀汤或浇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5695.6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2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刚;黄钦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至慧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6 | 分类号: | B25J9/06;B25J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厦门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关节舀汤或浇注机器人,包括:腰式机座结构:机座、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转盘、轴承座、底座、轴承座;大臂机构组件: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一级主动轴、2个一级主动臂、2个一级从动臂、一级臂连接板;小臂机构组件: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二级主动轴、链条、从动链轮、链轮轴、2个二级主动臂、2个二级从动臂、二级臂连接板;手部组件: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手部转轴、手部一级链条、手部一级链轮、手部二级链轮、手部二级链条、坩埚链轮、坩埚,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浇注 机器人 | ||
【主权项】:
四关节舀汤或浇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包括:腰式机座结构(1):机座(11);第一电机(12):安装在机座(11)上,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13):与第一电机(12)配合安装在机座(11)上;转盘(14):设置在机座(11)上方,与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13)的输出转轴配合;第一轴承座(15):设置在机座(11)上方,与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13)输出轴套接;底座(16):安装在转盘(14)上;第二轴承座(17):设置在底座(16)上方与其固接;其中,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行星齿轮减速器(13)转动,进而带动转盘(14)、底座(16)进行360度转动;大臂机构组件(2):第二电机(21):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二行星齿轮减速器(2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其输出转轴向内,与第二电机(21)配合由其带动动作;一级主动轴(23):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二电机(21)、第二行星齿轮减速器(22)配合;两个一级主动臂(24):一端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一级主动轴(23)配合,由其带动转动;两个一级从动臂(25):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一级臂连接板(26):将两个一级主动臂(24)、一级从动臂(25)的另一端连接起来,与两个第二轴承座(17)、两个一级主动臂(24)及两个一级从动臂(25)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运动机构;其中,第二电机(21)带动第二行星减速器(22)动作,进而带动一级主动轴(23)转动,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绕一级主动轴(23)进行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90度转动;小臂机构组件(3):第三电机(31):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三行星齿轮减速器(3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三电机(31)配合,其输出转轴向内;二级主动轴(33):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三行星齿轮减速器(32)及第三电机(31)配合,由第三电机(31)带动其旋转;链条(34):一端套设在二级主动轴(33)上,由其带动动作;从动链轮(35):其套设在链条(34)的另一端;链轮轴(36):其设置在两个一级从动臂(25)的另一端,供从动链轮(35)、一级臂连接板(26)套设其上;两个二级主动臂(37):其一端套设在链轮轴(36)上并由其带动动作;两个二级从动臂(38):其一端铰接设置在一级臂连接板(26)上;二级臂连接板(39):将两对二级主动臂(37)、二级从动臂(38)的另一端连接起来,与一级臂连接板(26)、两对二级主动臂(37)、两对二级从动臂(38)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运动机构;其中,两个二级主动臂(37)、两个二级从动臂(38)、一个一级臂连接板(26)、一个二级臂连接板(39)组成另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第三电机(31)带动第三行星齿轮减速器(32)及二级主动轴(33)旋转,二级主动轴(33)借链条(34)带动从动链轮(35)及链轮轴(36)旋转,进而带动小臂的平行四边形运动机构绕链轮轴(36)在垂直方向180度转动;手部组件(4):第四电机(41):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由控制系统控制;第四行星齿轮减速器(42):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四电机(41)配合,其输出轴向内;手部转轴(43):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7)上,与第四电机(41)、第四行星齿轮减速器(42)配合,由第四电机(41)带动其旋转;手部一级链条(44):一端套设在手部转轴(43)上,由其带动动作;手部一级链轮(45):套设在链轮轴(36)上,供手部一级链条(44)的另一端套设;手部二级链轮(46):套设在链轮轴(36)上,与手部一级链轮(45)固接;手部二级链条(47):一端套设在手部二级链轮(46)上;坩埚链轮(48):设置在二级臂连接板(39)上,与手部二级链条(47)的另一端套设在一起;坩埚(49):通过夹具固定在坩埚链轮(48)轴上;其中,第四电机(41)带动第四行星齿轮减速器(42)及及手部转轴(43)旋转,手部转轴(43)借手部一级链条(44)带动手部一级转轮(45),同时带动手部二级链轮(46),手部二级链轮(46)接手部二级链条(47)带动坩埚链轮(48),进而带动坩埚(49)在垂直方向360度转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至慧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至慧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6569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货车轴承密封罩冷冲压模具
- 下一篇:平行流翅片定片距折弯部的高度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