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转移甲酸或甲酸盐中的氢可控还原硝基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3385.7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昊;蔡翊宇;龚灵红;陈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3/04 | 分类号: | C07B43/04;C07C209/36;C07C211/46;C07C211/47;C07C211/52;C07C211/58;C07C211/51;C07C215/76;C07C213/02;C07C217/84;C07C225/22;C07C221/00;C07D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转移甲酸或甲酸盐中的氢可控还原硝基化合物的方法,以氮化碳负载纳米钯或聚合物半导体负载纳米金属为催化剂,以甲酸或甲酸盐为氢源,反应温度0℃至150℃,将高效催化甲酸或甲酸盐氢转移至底物硝基选择性生成对应的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高,催化剂易于回收、循环性好,体系环保绿色低能耗,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转移 甲酸 中的 可控 还原 硝基 化合物 方法 | ||
【主权项】:
催化转移甲酸或甲酸盐中的氢可控还原硝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以甲酸或甲酸盐为氢源,控制反应温度为0‑150℃,在溶剂中与硝基底物混合,控制甲酸或甲酸盐与硝基底物的摩尔比为0.01:1‑2000:1,以氮化碳负载纳米钯或聚合物半导体负载纳米金属为催化剂,将甲酸或甲酸盐的氢转移至硝基底物中可控还原转化为相应胺类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1338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