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制造模式下作业车间非瓶颈资源能力的界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4776.3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强;崔福东;张承武;郭银洲;王烁;杨宏安;孙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云制造模式下作业车间非瓶颈资源能力的界定方法,充分考虑车间作业中的随机因素,综合考虑机器的各种属性,定义了非瓶颈能力松弛率作为非瓶颈资源能力的利用指标,通过仿真,得到一系列系统性能与非瓶颈资源能力之间的变化曲线,然后通过聚类算法对数据点进行数据挖掘,得到非瓶颈资源能力的准确界定结果。针对云制造模式下分散制造资源的共享及服务中资源能力界定问题,定量确定出非瓶颈资源的生产能力、保护能力和过剩能力,同时解决了企业在扰动情形下无法给出生产资源合理的保护能力和企业在云制造模式下无法给出准确的云服务能力这两类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模式 作业 车间 瓶颈 资源 能力 界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云制造模式下作业车间非瓶颈资源能力的界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所研究的作业车间,在仿真软件中建立有扰动的作业车间模型;对作业车间模型进行初始化:步骤1.1:利用遗传算法对无扰动的作业车间调度方案进行优化,优化目标是作业车间调度方案的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得到作业车间优化调度方案;根据作业车间优化调度方案,采用瓶颈识别方法,得到作业车间中非瓶颈机器Ms及其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最大完工时间
步骤1.2:根据非瓶颈机器的最大完工时间
以及非瓶颈机器Ms初始的非瓶颈能力释放等级g,采用公式
计算出该生产周期内非瓶颈机器Ms初始的可用调度时间ts,其中非瓶颈能力释放等级g∈G={0,1,2,...,l},l为机器的最大能力松弛等级,g的初始值取0,Δ为单位活动松弛时间;并将仿真模型中待界定的非瓶颈机器初始的可用加工时间设定为ts;将仿真模型的扰动值设定为Vv;步骤2:采用遗传算法对有扰动的作业车间模型中的投料序列进行优化:步骤2.1:初始化投料顺序:采用基于工件的编码方式随机产生N个个体,N个个体构成种群P(t);步骤2.2:解码及适应度计算:步骤2.2.1:通过对进入该步骤的种群中个体进行解码,得到每个个体对应的投料序列;步骤2.2.2:将所有投料序列分别输入到作业车间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到每个投料序列对应的作业车间最大完成时间;步骤2.2.3:选取步骤2.2.2得到每个投料序列对应的作业车间最大完成时间中的最小值,作为进入该步骤的种群的个体适应度;步骤2.2.4:判断遗传算法的收敛准则是否满足,若满足则执行步骤2.4,否则执行下一步骤;步骤2.3:遗传进化:对种群P(t)中的个体进行选择操作、交叉操作、变异操作,生成P(t+1),返回步骤2.2;步骤2.4:输出非瓶颈能力释放等级g对应的作业车间模型的性能指标Psvg和非瓶颈能力松弛率SRAsg,其中将遗传进化得到的最优种群的个体适应度作为作业车间模型的性能指标Psvg,而SRA sg = g × Δ T makespan ( s ) * × 100 % ; ]]> 步骤3:取g=g+1,判断g>l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返回步骤2,否则依据步骤2.4输出的非瓶颈能力松弛率SRAsg及相应的性能指标Psvg,构建能力界定矩阵Dsv=(SRAsg,Psvg)g×1,g∈G,矩阵中的元素为Fsvi=(SRAsi,Psvi),i=0~l;步骤4:根据能力界定矩阵Dsv=(SRAsg,Psvg)g×1,g∈G,采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对Dsv进行划分,并根据聚类条件将元素Fsvi凝聚为聚类簇,构建出聚类簇的树状图:步骤4.1:设聚类簇集合为CTemp,则初始化CTemp中各元素
令t=1,令集合Cr=CTemp,Cr中的元素
步骤4.2:如果CTemp中存在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聚类簇,则继续步骤4.3;否则跳转步骤5;步骤4.3:计算聚类簇集合CTemp中任意两个簇
和
间的最近邻距离D sl ( C Tem p p , C T emp q ) ; ]]> 步骤4.4:比较所有任意两簇间的最近邻距离,得到最近邻距离最小的两个簇为
和
步骤4.5:在集合Cr中增加聚类簇
在聚类簇集合CTemp中删除聚类簇
和
;并依据
构建聚类簇的树状图;步骤4.6:令t=t+1;返回步骤4.2;步骤5:根据步骤4.5建立的聚类簇的树状图,取
对应树状图的下一级子簇为
和Csvα′,取
对应树状图的下一级子簇为Csvβ′和Csvγ′,得到三个聚类簇Csvα′,Csvβ′,Csvγ′;步骤6:对聚类簇Csvα′,Csvβ′,Csvγ′,采用公式avg svc = Σ g = 0 l ( sign svg × SRA sg ) Σ g = 0 l sign svg , ]]>sign svg = 1 , F svg ∈ C svc 0 , F svg ∉ C svc ]]> 计算三个聚类簇中各个簇的簇成员的能力松弛率平均值avgsvc,并将avgsvc按大小排序,与avgsvc最大值相应的聚类簇对应作业车间的有过剩能力阶段,与avgsvc中间值相应的聚类簇对应作业车间的无过剩能力阶段,与avgsvc最小值相应的聚类簇对应作业车间的无保护能力阶段;avgsvc和Csvc下标中的C取(α′,β′,γ′);步骤7:取步骤6中avgsvc最小值对应的聚类簇中各个簇成员的SRAsg的最大值为Maxsvα,取步骤6中avgsvc中间值对应的聚类簇中各个簇成员的SRAsg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axsvβ和Minsvβ,取步骤6中avgsvc最大值对应的聚类簇中各个簇成员的SRAsg的最小值为Minsvγ;根据公式α sv = Max svα , Max svα < Min svβ Min svβ , Max svα > Min svβ , ]]>β sv = Max svβ , Min svγ < Max svβ Min svγ , Min svγ > Max svβ ]]> 得到生产能力和保护能力边界点为αsv,保护能力和云制造能力边界点为βs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8477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