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转化大豆毛状根鉴定抗蚜基因抗性功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4099.6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钟云鹏;程琳静;闫军辉;王彪;武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H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田嘉嘉;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转化大豆毛状根鉴定抗蚜基因抗性功能的方法,通过发根农杆菌侵染大豆成熟种子培养毛状根,以转基因的毛状根来验证抗蚜基因对大豆蚜虫的效果,涉及农作物组织培养及转基因方法领域。主要步骤包括:大豆成熟种子的子叶获得培养技术;发根农杆菌的侵染转化技术;转基因毛状根除菌及继续培养技术;转基因毛状根接蚜技术;转毛状根抗蚜功能基因的鉴定技术。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不受季节限制,能有效、快速的通过转基因毛状根来鉴定目的基因对大豆蚜虫的抗性效果,也可为其他作物的抗性鉴定提供借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转化 大豆 毛状根 鉴定 基因 抗性 功能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鉴定大豆抗蚜基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得大豆子叶;2)侵染转化诱导毛状根3)除菌并继续培养;4)毛状根接蚜;5)抗蚜功能鉴定;所述步骤1)中,所述大豆子叶为感蚜虫大豆种子萌发5~7天后形成的子叶。所述步骤2)中,所述“侵染转化诱导毛状根”,是指采用携带有待鉴定基因的发根农杆菌侵染所述大豆子叶,并诱导毛状根长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40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镍纳米颗粒的碳纳米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信息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