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群多普利中间体(2S,3aR,7aS)-八氢-1H-吲哚-2-羧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6699.0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鹿军;汪洋;范莉莉;吴冬辉;李艳凤;孙立芹;薛丽红;李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恒丰长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42 | 分类号: | C07D209/42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多普利中间体(2S,3aR,7aS)-八氢-1H-吲哚-2-羧酸的制备方法如下:用五氯化磷、二氯甲烷制备3-氯-2-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用3-氯-2-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甲苯、乙酰氯制备3-氯-2-乙酰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用3-氯-2-乙酰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DMF、1-吡咯环己烯制备2,3,4,5,6,7-六氢-1H-吲哚-2-羧酸;用2,3,4,5,6,7-六氢-1H-吲哚-2-羧酸、甲醇、钯碳制备(2S)-八氢-1H-吲哚-2-羧酸甲酯;用(2S)-八氢-1H-吲哚-2-羧酸甲酯、甲醇制备(2S,3aR,7aS)-八氢-1H-吲哚-2-羧酸。本发明的群多普利中间体(2S,3aR,7aS)-八氢-1H-吲哚-2-羧酸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工艺简便,控制容易,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群多普利 中间体 ar as 吲哚 羧酸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群多普利中间体(2S,3aR,7aS)‑八氢‑1H‑吲哚‑2‑羧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⑴、制备3‑氯‑2‑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向反应釜内加入五氯化磷、二氯甲烷,五氯化磷与二氯甲烷的用量比是141 g∶1~1.4L;将反应釜内的温度调至7‑10℃之间,加入丝氨酸甲酯盐酸盐,五氯化磷与丝氨酸甲酯盐酸盐的用量比是141 g∶92.1~96.1g;在0‑5℃下反应110~130分钟,然后在室温下反应110~130分钟;过滤反应液,用二氯甲烷冲洗滤饼,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状的3‑氯‑2‑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⑵、制备3‑氯‑2‑乙酰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向反应釜内加入第⑴步骤制备的3‑氯‑2‑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甲苯、乙酰氯,3‑氯‑2‑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与甲苯、乙酰氯的用量比是181g∶1.3~1.7L∶161.9~165.9 g;搅拌加热至回流,反应280~320分钟,减压蒸馏出甲苯,向釜残中加入1∶1比例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溶剂,每181g的3‑氯‑2‑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加入混合溶剂800~1200 ml,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状3‑氯‑2‑乙酰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⑶、制备2,3,4,5,6,7‑六氢‑1H‑吲哚‑2‑羧酸向反应釜内加入第⑵步骤制备的3‑氯‑2‑乙酰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DMF 、1‑吡咯环己烯,3‑氯‑2‑乙酰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DMF 、1‑吡咯环己烯的用量比是92g ∶720~730ml ∶96.9~100.9g ;在室温下反应70~74小时,减压蒸馏,向釜残中加入水,每92g 3‑氯‑2‑乙酰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加水450~550 ml,再用稀盐酸调节pH=2,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向釜残中加入盐酸回流110~130分钟,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水相后,得到2,3,4,5,6,7‑六氢‑1H‑吲哚‑2‑羧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恒丰长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恒丰长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669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