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水稻机械覆膜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44515.7 申请日: 2012-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272626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姚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 姚宏亮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金永焕
地址: 150776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有机水稻机械覆膜栽培方法,它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有机水稻栽培方法存在的水稻田除草的问题。方法:一、产地环境选择:①土壤选择;②空气质量选择;③源水选择;二、本田整地:①翻地;②施肥;③修渠、耙地;三、苗床、床土制备:①育苗环境;②苗床制备;③床土制备;四、种子发芽处理:①、晒种;②等离子处理;③浸种;④催芽;五、播种;六、育苗管理:①防虫处理;②温度管理;③水分管理;④施肥;七、覆膜插秧及本田管理:①本田做床及覆膜;②插秧;③灌水;④追施叶面肥;⑤田间水层管理;⑥本田除草;⑦本田防虫。本发明主要用于机械覆膜栽培有机水稻。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机 水稻 机械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有机水稻机械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水稻机械覆膜栽培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产地环境选择:①土壤选择:新开发垦土地,或经过三年转换期耕作的土地,三年转换期耕作期内未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土壤肥力为I级或II级,土壤的pH值为6.5~7.0,且与相邻施用化肥用药的地块距离大于100m,与一级公路距离大于100m,与化工、工矿企业厂房距离大于5000m;②空气质量选择:要求空气污染指数API在0~100之间;③源水选择:选择源水的水质为饮用水I类、饮用水II类、饮用水III类或污水IV类;二、本田整地:①翻地:采用以深翻一年,旋耕二年的整地办法实施秋整地,秋整地时间为10月中旬,在土壤含水量为小于30%的条件下进行整地,深翻深度为20cm~25cm,旋耕深度为12~17cm;②施肥:在秋整地前将处于腐熟状态的粪肥均匀扬撒本田土地上,每亩施肥量为1.5m3~2m3;③修渠、耙地:在4月初旋耕整地,筑好旱埂,4月中旬放水泡田,放水泡田时打好水埂,在插秧前5~7天水耙地,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寸水不露泥;三、苗床、床土制备:①育苗环境:1、土壤选择:选择山地腐植土作为育苗土,土壤的pH值为6.5~7.0,且与相邻施用化肥用药的地块距离大于300m,与一级公路距离大于300m,与化工、工矿企业厂房距离大于5000m;2、空气质量选择:要求空气污染指数API在0~100之间;3、源水选择:选择源水的水质为饮用水I类、饮用水II类、饮用水III类或污水IV类;②苗床制备:选择背风向阳的旱田地或菜田作为水稻育苗大棚基地,在10月中旬采取秋整地、秋施肥、秋做床的方法制备苗床,苗床长36m±1m,苗床宽10.5m±0.5m,苗床中间设步行道,步行道宽40cm~50cm;③床土制备:在10月份将含水量为10%以下的稻壳与山地腐殖土混合均匀,然后在有氧的条件充分燃烧,即得到床土;步骤三③中所述含水量为10%以下的稻壳与山地腐殖土的体积比为(3.5~4.5):1;四、种子发芽处理:①、晒种:在3月下旬至4月初对水稻种子过筛后,过筛后的水稻种子均匀铺成3~4cm厚晒种1~5天,即晒种处理后水稻种子;②浸种:在温度为10℃~15℃下将晒种处理后水稻种子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3~5天,捞出后再放入质量浓度为0.8%~1.2%的生石灰水溶液中,并温度为10℃~15℃下在浸泡2.5~3.5 天,且每天搅拌2~3次,捞出后采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即完成浸种处理;③催芽:首先将完成浸种处理的水稻种子均匀分装入容量为10公斤的纱窗袋中,然后置于催芽器中,然后在30℃~32℃下破胸催芽,至80%~85%的完成浸种处理的水稻种子破胸后温度降至24℃~26℃,并在24℃~26℃催芽至芽长0.8mm~1.2mm为止,且在24℃~26℃催芽期间每天翻动2~3次,然后降温至15℃~20℃凉芽5h~7h,即完成种子催芽,得到发芽种子;五、播种:4月1日~4月1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0℃以上条件下播种,然后将育苗土装到育苗盘中,然后浇水润湿,浇水同时喷施一次沼液,得到待接种育苗盘,再将发芽种子拍压入待接种苗盘的土中,至三面入土,再覆育苗土,覆土厚度为0.5cm~1cm,覆土后床面平铺透气性地膜,采用机插盘育苗法的每盘播种量120g~130g,采用钵体盘育苗法的每孔播种3~4粒;六、育苗管理:①防虫处理:1、水稻幼苗全部出土后撤去透气性地膜,同时喷施一次辣椒水,然后在育苗期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辣椒水,单次辣椒水的喷施量为0.08斤/m2~0.12斤/m2,2、在苗床内采用悬挂或插立方法放置防虫板,防虫板每100平方米均布放置6块;②温度管理:在温度为29℃~32℃下密封保温培养,培养至秧苗一叶一心期后降温至27℃~28℃,并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炼苗,通风炼苗时间为早8点至下午4点,培养至秧苗1.5~2.5叶期降温至20℃~25℃,通风炼苗时间为早8点至下午4点,培养至秧苗2.5~3.0叶期采用昼揭夜盖方法通风炼苗,且棚温控制在19℃~21℃之间,且秧苗移栽前要昼夜通风炼苗大于等于3天;③水分管理:秧苗2叶期,若叶尖无晨露要及时补水,若床面有积水要及时晾床;④施肥:在育苗期间共喷施两次沼液,分别为育苗15~20天和插秧前5~7天;七、覆膜插秧及本田管理①本田做床及覆膜:在耙地沉淀5~7天后将泡田水排出,然后沿池埂边平行挖出宽30~40cm、深13~17cm的围沟,采用宽30~40cm、深13~17cm的条沟将本田分成的若干个畦床,畦床的床宽为1.2m,围沟和沟泥取出的沟泥按中间“凸”的形式均匀铺在畦床床面上,得到呈龟背形的畦床,畦床中间凸处的最高点与宽床边缘最低的高度差为1.5cm~2.5cm,围沟和条沟之间完全相通,然后用地膜将畦床完全覆盖;②插秧:采用机械覆膜插秧机插秧或者人工插秧,机械覆膜插秧机插秧规格行距30cm,株距20cm,每穴3~4苗;人工插秧规格按照行距28cm~32cm,株距16cm~17cm或19cm~21cm打孔插秧,每穴3~4苗;③灌水:插秧结束后进行灌水,地膜上的水层高度为2cm~5cm;④追施叶面肥:在5月15日~5月20日喷施沼液一次,在6月15日~6月20日喷施沼液一次,单次沼液喷施量为4公斤/亩~6公斤/亩;⑤田间水层管理:1、分蘖水:分蘖期水层深为1cm~2cm;2、护胎水:孕穗至抽穗前水层深为4cm~6cm,且活水灌溉,温度低于17℃时水层深为10cm~15cm,保持活水灌溉;3、扬花灌浆水:抽穗扬花期水层深为5cm~7cm,且活水灌溉,灌浆期至蜡熟期采用间歇方式灌水,水层深为5cm~7cm;4、黄熟排水:在8月下旬黄熟初期开始排水;⑥本田除草:覆膜田膜下基本没有杂草,如发现有杂草可实采用人工除草及时除去本田中的杂草;⑦本田防虫:1、每50亩安装一盏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或频振杀虫灯;2、负泥虫防治:采用用人工木条扫除的方式去除负泥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宏亮,未经姚宏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445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